縱貫線:路的盡頭是迷宮

對不起,「縱貫線」。

昨晚去小巨蛋,破除原先一些壞壞想法(包括我遇到的一些人的反應):這根本只是四個人的「拼盤」,做一首歌當演唱會賣票的廣告曲,這四人湊起來也不是什麼真的Band、聽說賣得不好送票很多…

除了最後一項無法查證外,前幾個「看貶」、「唱衰」、「小人之心」,我道歉。

還真的用心編排曲目,除了四人合唱、四人獨秀,也安排不少倆倆唱或一個唱一個伴奏。四人獨秀部分的選曲,李宗盛和張震嶽較主流而無特色,周華健則較有心意,端出幾首他偏愛但未必常唱的中國風如「船歌」、「寡婦村傳奇」和「團員大哥」作的情歌組曲。

唱功部分,當然還是一年到頭商演與個唱不斷的華健最圓潤、最職業,小李換了唱法、改了節奏,懶懶的爵士或雷鬼唱情歌,他自謂現在更「豁達」,我聽來嫌「懶散」。

阿嶽憶亡友而真情流露,很感人。要沒有他的「愛的初體驗」、「我要錢」、「自由」夠high,演唱會活力指數下降不少。

大佑不再神秘,造型像倪敏然加蘇永康,口條像伍佰,整個人搞笑兼耍冷。但他出場的燈光、視效與氣勢,仍是最佳。

重點是:聽了幾遍他們這次新歌「亡命之徒」,對這首歌好感增加。裡面標榜的「生於台北」,將帶縱貫線巡迴到內地與海外,這份不忘本的愛,讚。

聽到久違的「亞細亞的孤兒」,我更眼眶潤濕。現在流行樂壇誰還記得、還思索這樣的題材?「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睛有白色的恐懼」,一舉寫出兩岸人民數十年前不同的宿業。

四人中兩人有新曲,同樣走簡單風,同樣親子題材,華健「母親」明顯弱於大佑「天使的眼淚」,期待大佑還會有全新專輯!

尾聲四人唱了阿嶽之前不算紅的「再見」。很平實的文字與情緒,這是其他三位「有學問的」大哥又不及的某種創作氛圍。這時我忽然醒悟:看「縱貫線」不該苛求他們的「表演組合意義」,其實也可比較切磋他們的「創作時代路數」。

畢竟,這樣才叫「縱貫」。也才更深刻了這四位曾經齊聚滾石唱片的男歌手,為什麼要在略略走下坡或形同淡出之際,還共聚一堂開唱的意義。

昨晚名人雲集,入場時後面就是施明德,入座後前後是吳建恆、鈕承澤、陶曉清、馬世芳、朱延平導演、首次看到的張艾嘉!斜前方有庾澄慶和林志玲!同排往右邊數去,我知道有黃子佼和馬宜中導演。

這還是我這一區,後來聽華健台上點名和畫面捕捉,還有五月天、黑人、范范、大小S、蔡康永、吳宗憲、胡瓜、天心、品冠、康康、侯佩岑、沈春華、趙少康、郝龍斌、王偉忠……但你會從觀眾掌聲與喝采,知道同樣是「名人」,哪些更有觀眾緣!

這是做行銷企畫的人,隨時在留意的。

以為是中年藝人的最後一搏,沒想到「縱貫線」似乎還有新路線、新企圖。我只能衷心期待有才份的音樂人,繼續以各種活力與創意分進合擊,不管路的盡頭是什麼!

在〈縱貫線:路的盡頭是迷宮〉中有 0 則留言

  1. 想到孫梓評俯瞰文學台灣的[飛翔之島]
    老師委委道來的[音樂台灣]
    抒情的鐵道旅途
    雖迷茫卻有信仰
    相信也會是不一樣的精采—-

  2. 這是非常遲到的回复,但是還是想說。才發現這一篇我一直都很喜歡的縱貫線評論原來出自您的手下。
    客觀的文字,真實的感想。
    他們在大陸紅得發紫(住在海外的我也有幸在大陸跟了一場),但是一路上質疑也不斷,有理的,荒謬的,他們也沒有多說,就是以音樂來證明一切吧。演唱會現場,看著我右邊年輕的情侶,左邊男女老少的一家,台上4個男人一起高歌,一起嬉笑怒罵,台下幾萬人最後瘋狂的站在搖搖晃晃的椅子上,那種忘我的宣洩,爽!
    因為種種原因,[亡命之徒]變成了[出發],“路的終點是迷宮”變成了“路的終點是晴空”。羅大佑說,[出發]是一個快樂些,樂觀些的[亡命之徒]。 EP第一部曲[北上列車]的發行已經近在眼前了,他們1月份也又要回小巨蛋了,而且還是兩場。是不是他們最終“任務完成”後我們會發現路的終點真的是晴空呢?
    是褒是貶,很希望能看到您對他們近一步的評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