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讀者反應是否熱烈,藉為大家彙編機會,看到全球各家對新的一年預測,也算利己利人。
閱讀全文 有人因帕克與皇極經世預言樂觀標籤彙整: 劉仲敬
[廣播]《羅斯大地》《窪地與韭菜》
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的俄羅斯演化史~《羅斯大地》
聽阿姨論中國(人)的心理、現實與結局~《窪地與韭菜》
收聽由此去
挺身反抗/無須遮掩/旁若無人
1
“Who among you will stand and fight?” (你們誰願意挺身反抗?)在《魔戒:力量之戒》第一季第五集裡,兩個不同場景都出現類似呼召。
[驗證]中華民國真正國父?袁世凱「成功帶來詛咒」的一生
辛亥革命紀念剛過,談談袁世凱。
閱讀全文 [驗證]中華民國真正國父?袁世凱「成功帶來詛咒」的一生歷史沒有獨厚哪一種制度
就在某天早晨醒來那一刻,我忽然強烈感受到,現代政治沒有哪一種特別好。
閱讀全文 歷史沒有獨厚哪一種制度看劇幅度跳動之大,是活在平台時代我輩才有的科技狂歡
看劇幅度跳動之大,是活在平台時代我輩才有的科技狂歡,即便上世紀末的人都還無法想像。
結束陸劇《三十而已》後,跳經典美劇《廣告狂人》第五季畢,跳日本動畫《鬼滅之刃》到14集棄劇,跳2020美劇《美國夫人》九集畢,跳2020泰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五集畢,再跳回擱置已久的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第三季,明明登記之前已看到第七集,放太久我想重新抓完整感,決定從第三季第一集重溫(其實第一集我大概已經看過第三次)。
閱讀全文 看劇幅度跳動之大,是活在平台時代我輩才有的科技狂歡[書評]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民族發明學」vs.「顛覆政權、分裂祖國」
歷史學家有其犀利論斷之處,但放到現實中的策略未必高明。
比如劉仲敬在談「民族發明學」時,除了談新疆、西藏,也常拿香港、上海為例,以北京當局標準看來,恐怕已是「顛覆政權、分裂祖國」之說。
閱讀全文 [書評]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民族發明學」vs.「顛覆政權、分裂祖國」[書評]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國家多多少少會被想成像一個人一樣
上篇提到「人現實,國更現實」,其實,國家是去人格的代稱,本來就更冷冰冰的中性。但現實中並不然,國家之成為一個實體後,也會有機般長出「符號」及隨之的「符號認同」。
閱讀全文 [書評]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國家多多少少會被想成像一個人一樣[書評]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無論大小,政治實體都在尋求保護或聯盟

很高興又拿到劉仲敬新書《歐洲的感性邊疆: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如何抵制法蘭西理性主義》。雖是講座視頻整理文字,看得出八旗出版做了大量的梳理補充與資料彙編,很用心。
阿姨的論述仍充滿「地緣決定論」,你生在哪裡,住在哪裡,注定了許多遭遇。一個民族、城邦、國家都一樣。
閱讀全文 [書評]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無論大小,政治實體都在尋求保護或聯盟野蠻的戰爭倫理和高度組織能力的團體,及其他
1
「南北相平衡、甚至南方在物質生活上略佔優勢的這種文明,在殷商時代及其以後,漸漸讓位的給北方獨佔優勢的一種文明。其中起最大作用的,很明顯就是北方野蠻的戰爭倫理和它比南方要提前產生的軍事、祭司、貴族團體,這個具有高度組織能力的團體,是它能夠形成人口和資源汲取能力大得多的組織,足以對物質生活比較繁盛、但是組織能力比較低的其他南方各邦形成巨大的壓力。」 閱讀全文 野蠻的戰爭倫理和高度組織能力的團體,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