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沒有獨厚哪一種制度

就在某天早晨醒來那一刻,我忽然強烈感受到,現代政治沒有哪一種特別好。

不是思辨,而是感受,是一種身體反應出來的,確定。

與他人無關,只是自己的完成。也無須辯論。

不管一黨集權專政(如中國)、一黨獨大但派系繁多(如日本)、兩黨輪流上台制(如美國)、貌似兩黨但長期由一黨領政(可預見的台灣)、乃至多黨林立經常重組或聯合執政的恐怖平衡制(如歐洲多國),都有個別優缺點。

歷史沒有獨厚哪一種制度。美國再怎麼「制度自信」(三權分立),或者中國未來再怎麼有「制度自信」(一黨專政),歷史書頁終必有蠹蟲。

讀劉仲敬《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談春秋戰國時期諸國時,忽然起了很大的親切感。除了史觀震撼,阿姨的散文造詣也有驚人高度。

他寫:「禮樂文明的終極價值在乎藝術昇華的高度,而非現實主義的效果。這種價值觀消失以後,偉大的政治家、精巧的憲法體制和國際體系,就不再有什麼價值了。春秋後期的鄭國是一件藝術品,不能苟存於不再需要藝術的戰國。」

哇,台灣甚至不是一件藝術品(還好當今的戰國也不需要藝術品)。

說衛國,「他們扮演了消費文化輸出者的角色,引領華夏核心數百年,不因亡國而中斷,餘風延及東漢。他們將初民的熱情放縱和末人的玩世不恭結合在一起,解構了團結共同體必須的德性,開發了懷疑一切、嘲笑一切的天賦。...醜聞層出不窮,但國民的敗壞不亞於宮廷,因此只會引起半羨慕半嘲諷的反應。」

嗯,這又讓人有什麼聯想呢?

總之,這本書厲害。而現實,只要命,不厲害。

在〈歷史沒有獨厚哪一種制度〉中有 8 則留言

  1. 妙手偶得之之美,要能成體系,得有多少善緣迴旋蓋過惡緣
    但是惡緣總有耐心、等待屬於他該發光發熱的森林大火
    三界火宅啊。華夏的優點目前來說是稍具記憶性,至少
    《春秋》看不懂還能看《東周列國志》吧

  2. 我最近越来越感觉,一党说了算的陆政未必就不好:只要是真正为民办实事,有没有民选,似乎变的不太看重了。在抗疫的当下,共共的诸多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次吉林抗疫让民众饿肚子的事,被中央猛批,问责。相关领导被辙职

  3. 完完全全赞同这个观点
    (清早醒来的清明)
    没有完美的制度
    只有更适合当下民情的制度

    最后一段,让人好想拜读一下
    好像找到这本书的简体版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