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Taipei Story, 1985)是楊德昌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二十多年後我首次觀賞,發現真是大師之作。
這個遲來的認知有點無情(我過去只留著本片為蔡琴與楊導定情作的印象)。畢竟斯人已渺。可是據說當初首輪院線,上片兩天就把它換下,台灣對楊導的「無情」不也早已種下?
被尊稱藝術大導,八0年代台灣新浪潮與侯孝賢並列的旗手,但又如何?有名無利,英雄也得過票房這關。
儘管同行的朋友仍不敵影片節奏緩慢而睡去,但我覺得本片比2007年的台灣電影來得精彩多了,慢,但慢得有意義、有情境、有設計。
慢,是因為逐步交代不同場景的人事物,而非在一個場景裡,故做飄渺地,慢。
他呈現的八0年代的台灣氣氛,竟然跟現在一模一樣(當然台北地景改變許多),不能不說風水輪流轉,台灣富了一輪,現在又進入遲緩而迷惘的泥淖,而楊導先知地捕捉了這股氣氛。
阿貞(蔡琴飾演)是個力爭上游的上班族,公司被購併,老闆梅小姐(陳淑芳飾演)樂逍遙,員工卻得自謀出路。片尾梅小姐又找到(拐到?)國外科技業資金要創業,小嘍囉又被召回一起打拼,阿貞卻猶豫了,畢竟她曾被犧牲過一次。
經濟的壓力在本片無所不在,前少棒國手阿隆(侯孝賢飾演)開傳統布莊,生活似乎過得去,但忙著在擦別人屁股,為阿貞爸爸、自己少棒球友(吳念真飾演)到處雪中送炭,搞到連去美國投資姊夫生意以辦移民的機會都失去了。
阿隆代表的是典型的台灣男兒,重情義,但也困於難以融入「現代化」(何況一堆人早就「後現代化」?)的社會洗禮,他和阿貞稍微洋派一點的朋友處不來,和阿貞妹妹那幫年輕人也處不來,反而攪和的都是街坊上的老鄰居、老前輩,他的價值觀在舊日子生根,不想面對股市、外商、移民,不想看到過去認識的人過得不好,可是大家都長大、變老了,阿貞要他不要幫自己沒用的爸爸周轉,阿隆狂喊:「我不幫他誰幫他啊?」
這句話可能是喊給自己聽的。因為他最後落難時沒人幫他。他認識的人幾乎都比他弱,他只能被拉下去現實的漩渦。而這顯然不是現代人「自求多福」、「力爭上游」的好榜樣。
阿貞也只是稍微好些。一家人都跟她要錢,妹妹、媽媽,她逃得了爸爸,沒想到她男友卻逃不了她老爸這一關。甚至,她男友多年外遇的對象,也是她的小學同窗;最後意外害死阿隆的,也是她妹妹帶他認識的一幫年輕人中的某個痴心男。別人姊弟戀沒事,她根本才有個影,就惹禍上身,不可謂不倒楣。
而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卻都來自主角身邊的小圈圈,又可看出傳統家族的某種宿命牽絆結構。這不是一般人以為楊德昌電影都在描述「都會」冷冽人際關係可以一筆帶過的,他電影中的主角容或生活於都會,但卻脫不了各自出身的本土和外省傳統。
職場看起來是女強人的女人其實不夠強(公司購併後被逼退請辭、找新頭路不順、求多年男友娶她不得、和年輕人廝混心不定、想移民美國沒錢);看起來曾經是英雄(「台灣之光」?)的男人,根本也無能為力(錢不是真的那麼多、事業談不上發展、移民或赴美依親受挫、糾纏在兩個女人之間無法抉擇),蔡琴和侯孝賢兩人不避諱地在銀幕上一根煙接一根煙,一杯酒接一杯酒,逃避啊,苦澀啊,沈重啊。
現實中的台北、台灣不就依然如此?M型社會剝奪了大多數人「圓夢」的機會,也失去小市民、中產階級在這塊土地的「安身立命感」,阿隆想追溯的是五0年代末「威廉波特少棒賽」的體育榮光,恐怕現在大多數觀眾想追溯的卻是八0年代末解嚴後方興未艾的經濟榮光。
影片開頭,阿貞和阿隆看新屋,空盪的屋內,阿貞要自己出錢出力把它佈置起來,辛苦卻懷著冀望。片尾,又是一個空屋,梅小姐打算另起爐灶,帶阿貞看辦公室,她卻整個無謂了。無謂也無味。
「青梅竹馬」的英文片名一點都不如中文片名浪漫,但毋寧是更寫實的。失去阿隆這一輩帶有濃濃正港台灣男兒性格的悲劇英雄,現在,又能找誰來幫其他的可憐人呢?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