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伊莉莎白一世很陌生,1998年原班人馬的得獎大作「伊莉莎白」(Elizabeth)的情節也不復記,所以只能把「伊莉莎白:輝煌年代」當獨立新片而非續集電影看。
本片重點在英國與西班牙一場「以神為名」發動的大戰,和女王、女僕、平民爵士的三角戀(野史?)。一場戰爭在外,決定皇權(兩個帝國之爭)與教權(羅馬天主教廷與新教之爭)消長;一場戰爭在內,決定身為女人的情慾與幸福歸屬。
可想而知,「輝煌年代」,輝煌的必然是戰場,伊莉莎白不但贏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英國海權商業大國的地位,也掃清國內政敵,把幽禁的蘇格蘭女王Mary Stuart砍了頭。但是既被後世稱為「童貞女王」,愛上男主角顯然不會有啥好下場,稍嫌老套但似乎又必然的發展,讓女王眼睜睜將帥哥拱手讓給女僕。
何況,女王的童貞要給也得留給未來的夫婿,而伊莉莎白打的算盤中,還包括後來對她宣戰的西班牙菲利浦二世(Philip Ⅱ)這位候選人呢。歐陸皇家政治聯姻的考量,哪有自由戀愛容身之處。
回頭找了些史料,電影中著墨不多的宗教分歧,在現實世界其實攸關重大。女王保留「禮拜儀式」的制定權,但對教義解釋採寬鬆處理,也就是讓新教徒得以維持「頭腦裡面的自由」,堪稱突破。
伊莉莎白的寬鬆,其來有自,她姊姊是前任女王,因迫害新教徒被封為「血腥瑪莉」(Bloody Mary),五年主政讓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倒退達25年,三百多人因宗教原因被火燒死,連信奉新教(復原教/更正教/基督教)的伊莉莎白,性命也曾岌岌可危。
所以,這些政教衝突,有信仰部分,更多政治權力部分。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會的發展充滿衝突、歧異、血淚。所以,伊莉莎白上任的第二年(1559年)即通過「最高治權法案」,摒拒了羅馬教皇在英國的一切權柄。這恐怕不單是從領導者自身信仰與利益角度推動,也代表英國當時較大多數民意,確實想脫離羅馬的箝制。
至於片中氣勢磅礡的海戰,對Philip Ⅱ也是不得不戰。他們仍宗奉天主教,但出兵更多因素是英國、法國、尼德蘭(荷蘭),對它海上航線的侵吞、劫掠,已到不能不重視的地步,剛好以上幾國在信仰上又聲氣相通,都是新教領地,所以他只能打著勤王之名(羅馬教皇頒佈詔書討伐英國),做此決戰。
妙的是,擁有130多艘戰艦、3萬多人,1124門火炮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竟由沒有海戰經驗的西多尼亞公爵統帥出航,英國海軍以靈活的騷擾行進,耗費敵軍彈藥,加上自殺式火船進攻,最後還來場戲劇性暴風雨助陣,讓西班牙全軍覆沒。捨去「上帝旨意」不說,軍事專家同意,英國佬以擅長的海盜戰術,發展出火炮和快速帆船為主的側舷炮戰,才成功地以小搏大。
片中好玩的是結尾,讓女王去見喜獲麟兒的男主角和女僕,這兩人都曾被女王差點殺頭,現在被女王「降尊紆貴」來祝福,鏡頭前是溫馨地笑著,但若真有其事,恐怕小倆口內心是另一番滋味。
皇權至上的年代,「施恩」無可仰仗。一如帝國無法靠給政敵或外國一點小惠,便能長治久安。大家都得為生存戰戰兢兢啊。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