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定義》這書名,會讓我想到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旅行的藝術》,以為又是那種旁徵博引、頭頭是道、夾述夾議的觀念之作。
沒想到是遊記,還不走現在流行的「輕旅行唯美風」,是紮實又風趣、充滿吃喝拉撒睡等車被騙等細節的老式遊記。
最特別的是,本書作者林鴻麟是「頂級沙發客」,他親身實踐「沙發旅遊」(couch surfing),以較少的錢玩遍歐美非亞各國。不但廣交天涯知音,去到很多人一輩子不會去的國家或或景點,還親身體驗各種「旅遊文化」。
不但追著大景點、大城市、大古蹟走,也跟著植物(如橄欖樹、薰衣草)走,跟著事件走(如奔牛節),還跟著各種主題走。比如「峽谷運動之旅」、「消防隊之夜」、「有機農場當義工兼度假之旅」、「阿爾卑斯山健行」、「扮裝修女社團民宿之旅」……在書中每一次的出遊,在他筆下看來都很好玩。重點是,除了他,竟然世界上有這麼多人都在玩!
可能我認識的人大多都在上班、賺錢、唸書……不是汲汲營營,就是被生存碾壓,像本書作者這樣專業玩法的國際玩家(住遊法國,以從事瑜伽和芳療按摩維生),畢竟是很少很少的吧。
儘管看的津津有味,但我的個性(至少到目前為止)卻一點都不適合沙發之旅。從個性看,他樂觀,我悲觀;他主動,我被動;他對陌生人充滿好奇,我則只對某些人好奇,而且好奇後可能還是挑剔。
他可以幾天不洗澡、隨遇而安,不計較「沙發」或旅店的住宿品質,儘量客隨主便;我則被朋友取笑有點像童話中的「豌豆公主」(連藏在二十層床墊和二十條鵝毛被下的豌豆都能讓她睡不好),儘管我完全否認有這種毛病。
以能力論,他英文之外能說流利法語,我既不愛在網路上查長篇英文資訊,學過一年德文和半年日文也早忘光光;他是農家子弟、體育系學生,在戶外怎麼操怎麼耐,我卻從小不愛體育課;他燒的一手好菜,隨著旅行次數增加,會的異國料理也成等比級數上升,常常招待沙發主人、賓主盡歡,我則是個「遠庖廚」、不愛討論料理且因信仰不喝酒的人,與這世界上多數老外用餐時,大概會非常殺風景。
所以,不用別人虧我罵我笑我,我第一個自我檢討:我不是可以到處借沙發睡覺玩天下的人,甚至,我對於旅行這件事,有很多毛病與禁忌。連我偶爾去玩,也不像作者那樣愛隨身抄筆記、蒐集資料和保存記錄,更比不上某些旅遊書作者,去一次希臘就出希臘書、去一次南法就寫南法–我沒有辦法如此有效率的旅遊。
但我在書中找到一絲安慰(還是藉口?):「所謂的旅行,不是單單指出國去玩,其實在自己的城市都能旅行,甚至在自己心裡都能旅行。」我同意。
「旅行,是不斷學習與成長的過程。而既然我們一直在學習與成長,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旅行。人生,就是旅行。」我就更同意了。
原來,你我也都可以是個大旅行家呢。哈哈。
早安!人生每一天都在旅行的路上。无论昨天的风景是否美,今天都该期待有好的风光在前方。大旅行家,开心启程吧。
你知道我上学时为什么从来都没选上过“三好”生吗?(大陆把德、智、体皆好的学生作评定)因为我从小学一年级起上体育课就从来都没及格过,而且每次属全班体育差生倒数前三。所以,每次评“三好”我都只能评选上“创三好”生。XD!体育课上,我是体育项目基本样样都差,除了仰卧起坐是我强项。最害怕跑步和投掷。爱看足球的我可真是从来都和做体育运动是冤家。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