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兩岸專欄1:從音樂界到出版界的數字挑戰

表面看來,歐美數字出版業一片光明。電子閱讀器越推越多,電子書銷售平台業績快速成長,連帶讓台灣相關製造廠商也股價大好。

今年美國市場好消息的確不少。最具代表性的Amazon網站,電子書和實體書銷售比例達到1.8:1,拜Kindle閱讀器2010年6月價格調降之賜,電子書出貨量劇增三倍,讓短短一年間美國電子書內容經銷市場成長兩倍。現在美國電子書銷售收入已佔到圖書總銷售收入約8%,出版業顧問肖特金(Mike Shatzkin)估計,到2012年底,電子書銷量將佔到20%至25%。

但他沒說出的是,比例上升是一回事,整體圖書銷售金額(實體加數字)也會上升嗎?還是電子書只是瓜分了原有市場份額,甚至會拉低整體圖書營業額?

這些漂亮數據的背後,一個懸在所有傳統出版業者和作者心上的「大哉問」,從未消失:在這波已經成形的經濟中,誰在賺錢?硬件還是軟件?是圖書還是閱讀器?誰賺的份額多?新的秩序由誰訂立?作者和出版商的收入會更好嗎?

以及,最重要的,大家都說要把蛋糕最大才有活路,但圖書版權在新一波device日新月異地搶灘後,真會受到更大的保障?

要講內容產業數字化,不能不提我更熟悉的音樂界。比起圖書出版界,音樂界是被數字浪潮首先兵臨城下的老大哥,已經有十多年的草莽磨合期,在我看來,到現在傳統業者還是血跡斑斑、元氣未復。

我是創作人(著作權的擁有者)、傳媒工作者(協助著作物的推動宣傳者),也歷任雜誌社、出版社,後來當到唱片公司高級主管(這些都是著作物的製造營銷單位),推動成立音樂著作權團體,享受過大家稱頌的80-90年代輝煌盛世;可以說對著作權一條鞭的結構,有不同面向的關切。

2000年嘗試整合台灣唱片業者與網絡科技業結合成新的數字音樂平台而失敗,但也跟銀河網路電台合作超過十年,製作主持超過900集的歌手、藝人訪問視頻節目,一路走來,對音像出版、表演藝文和網絡、電信事業都不陌生,對於內容商、運營商各打什麼算盤也有一定瞭解。

和許多人一樣,我們見證音樂從黑膠唱片、盒帶、CD到mp3,一步步輕薄短小、越來越接近無形的年代。但音樂可以無形,「權益」和「生意」還是要顧。

單以台灣唱片界最高130多億台幣的銷售規模,到現在剩下30億的市場,十年間蒸發至少百億。也開始了唱片界叫窮、眾多人才出走、凋零的「質變」年代。而新起的數字平台業者,在規模、業績和吸納人才的力度上,還遠遠補不上傳統業者流失的。

我有理由對圖書出版界的「數字化」,抱持高度警戒。畢竟,科技界曾對內容產業一直有「美好的數字許諾」,但對華語唱片界的人來說,在原出版商的商業利益上,這個「新天堂」早經證明是「海市蜃樓」。數字音樂的銷量遠比不上下跌的實體銷量,實體盜版光盤和非法下載的音檔仍隨處可見,縱然使用mp3 player、手機或電腦聽音樂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使用規則,但有幾個人裡面存放的幾千首、幾萬首音源,是好好付費買來的?

因為有無止盡的免費音源,所以現在活著的平台商,無論妥協出怎樣的付費方式,也很難真正構成一樁夠「堅實、誘人」的生意;何況,所謂「妥協出的付費方式」,顯然等同於試探在有強大非法競爭者威脅下,部分消費者勉強願意購買的底線——如同台灣現在的主力模式(每月定額費用就能「吃到飽」)——但這些人數仍非常少的消費者的「價格底線」,顯然不代表創作人、表演人、內容供應商、平台運營商的「期望價格」。

錯誤的收費模式如果一旦建立,儘管表面上是建立的新的「銷售生態」(科技業者會說有總比沒有好),但也可能是建立了一個逐步扼殺原有生物生存資源的生態圈,一個先天營養不良的生態圈。

圖書出版界還該注意下個消息:Attributor公司已推出兩份電子書盜版報告,過去一年盜版下載搜尋數量增加50%。iPad在2010年5月中開始大量出貨後,盜版下載需求增加了20%。每天有150-300萬筆的Google查詢盜版電子書,小型盜版電子書網站越來越多,《暮光之城:破曉》則是調查中最熱門的盜版電子書。

免費但可能有亂碼、錯字、漏排的電子書,和原則上經過校對、排版完善的收費電子書,對消費者具備的吸引力大戰,才剛開始。這裡面不止有正版授權電子書可能被「破解」的疑慮,也有不肖平台非正軌第二渠道惡性背信銷售的可能,以及非商業化、個人將整本書或精華版「免費上傳」分享同好的先例(一如現在影音資料),都是建立新數字秩序的巨大威脅。

(原載2010.11「書香兩岸」雜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