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隨想進入尾聲了。我還能憶起什麼?細節,太多太多,但是綜合起來,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印象。這裡真的遼闊。
九人巴載著我們,奔馳在還不錯的公路上,翻山越領,處處都是黃褐色大地或皚皚山頭,據說春夏季來旅遊,視覺色感會完全不同。現在,我們看到最多的是橄欖樹。這輩子齊豫演唱、三毛作夢的橄欖樹的量,來這裡都滿願了。
很難想像如果車子拋錨了或者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何時會到?可是一路上似乎也沒有任何狀況發生。抵達前一天,土耳其各地大風雪,但我們一出發,公路幾乎都剷出路來,雪堆在分隔線上或推到路旁,看來政府效率也不壞。
某日車過土耳其第二大湖,幾個鐘頭都還沿著湖岸走。據說此湖是土國最大鹽份產地,由國家統一開採,但我看湖岸遼闊,也無關防警戒,我問會不會有人盜採提煉?當地導遊似乎一點都不擔心,也完全沒想過會有人如此!
是我們台灣人太厲害、太會鑽、太厚顏,連河砂都可以長年盜採,與官鬥法,危及公共安全;還是土耳其人太純樸、太正直、或懶得犯法?
團員中有人說如果這個國家給台灣人來管理經營,一定會更有產值、更富有。姑不論這是不可能的事,就算可能,我也不見得完全看好。台灣有自己不錯的國土資源,但過度開發早就成了人與土地的共業。
勤勞的台灣人來到這遼闊大地,當然可以開牧場、農莊、工廠、社區、遊樂園,把國民生產毛額往上翻幾番,但然後呢?確定那時候的土耳其國家會比現在更快樂、更自在、更有教養?
我們當然也有遇到疑似亂找錢的水果販,服務不怎麼周到的餐廳侍者或欺生的按摩師傅,但整體來說,看到的土耳其人都算有禮、和平。我們最後一晚要搭輕軌電車自行回飯店,車站站務員還跑去託其他乘客到站的時候叫我們,而那人也真的做到。
我們九人巴的司機,不管外面多冷,都只穿一件毛衣,雖然不怎麼通英文,卻有極佳EQ,長途開車絕無疲厭,隨時帶著憨憨的笑容。我們的英文導遊白蘭,大學唸的是服裝設計,當有照的國家導遊已九年,還常當土耳其人出國的領隊,跑了不少國家。她非常認真地講解每一處景點的人文歷史,詳盡得讓我們的中文領隊在伊斯坦堡機場一看到她就叫苦,因為遇上她就得不斷翻譯,難能休息。
但幾天下來,我們卻一致認為白蘭的那股敬業熱忱,除了個性使然,還來自真心想把自己的祖國好好介紹給每個有緣前來的外國人,那是另一種真正「愛土耳其」的表現。
伊斯坦堡知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兒子在西元六世紀下令興建,一直是東羅馬帝國總主教堂,也是最能展現希臘東正教榮耀和東羅馬帝國勢力的教堂。沒想到十五世紀,年僅二十一歲的鄂圖曼年少君主,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下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堡)。他挑選這最具圖騰意味的教堂開刀,改成回教清真寺。
一直到1932年國父凱莫爾下令將其改成博物館,復原屋頂聖母抱基督的馬賽克拼貼,與寫著「穆罕穆德」的阿拉伯文金字大圓盤交相輝映,沾滿仇恨血腥的兩教終於在此美麗的建築中巧妙地相遇。
這是我認為:發生在土耳其土地上,一個最偉大的寬容的故事。即便這個橫跨歐亞的國度,因地利反而遭受過幾千年來無數戰爭凌虐爭奪,但至少,現在留下的這座二合一聖殿,應該可以提醒一部份世人:沒有什麼是可以以愛之名去為惡的。
回首土耳其,最後的一個意念,竟然是這份浴血之後的包容。
(2004.04.05)
老師好早!
“以愛之名去為惡”?
惡向所愛還是所恨呢?
对,是听树单元《橄榄树》的时候,您说在土耳其看到过橄榄树。
这个国家的民风淳朴,虽不算富裕,但是人们都很快乐的生活着。
在这有着悠久的宗教信仰国家,是不是心有敬畏,就行有所止呢。
是啊,以前人们常说中国文化是很包容的,可以在一座名山里同时共存儒 释 道文化,仿佛也不曾有过激烈的事发生. 走出国门,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感谢这土耳其给我们的感悟.
LOVE PEACE MUSIC.
读完土游这最后一篇记录:这个国家美丽的风景似乎已完全画上了句号,但该国友好的民众、井井有条的管理、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对自己的祖国怀有由衷的热爱的敬业导游,想必就是在时隔七年后的今天,也依然给你留下着抹不去的好记忆。
一次值得永远记忆的旅行,您有期待下一次的故地重游打算吗?我想也许会的吧。
另:昨天我在[联合早报]网上看到一篇写[妈妈咪呀]中文版观后感的文章,其中作者特别提到了此剧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唱词翻译的好水平,相关链接我贴在此,乐融哥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http://www.zaobao.com/zg/zg110926_010.shtml
老师,土耳其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