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船都會到達彼岸,……但腳踏兩條船的人永遠到不了。——奧修
這句話非常非常深,深到我還不確定自己能體會到什麼程度。
兩條船是個比喻,可是在中文裡,「腳踏兩條船」是個非常通俗的說法,通俗到很多人可能會誤解掉這整個意思。
一般人說:談感情不能腳踏兩條船,否則兩條船一分開,你就掉到水裡去,或者被其中一條船上的人給推到水裡去。
或者說做事不能腳踏兩條船,三心兩意,吃著碗裡看著別人盤裡,只會做不好手上的工作,最好謹記:「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
但這些不是奧修要說的兩條船。奧修說的船是要到彼岸的,不是用來權衡你現實生活中感情或工作得失的船。
宗教信徒可以把船想成是「法門」或「宗教」,不同的宗教或法門都能通向真理,都能到達彼岸,這是某些人字面上可以理解的。
可是,再深入問:你有多理解?你有多相信?你是因為是無神論者、非特定制式宗教信徒,所以才理解與相信這句話嗎?
如果你是所謂虔誠的宗教信徒,你真的同意每個不同於你所信奉的宗教,都能把靈魂帶往解脫的境地?
你是裝裝樣子顯示開放的心胸才這麼說的嗎?你是人云亦云要在現實生活中尊重多元觀念才這麼說的嗎?
如果你是一個虔誠的教友、道友,你真的能對自己的信仰和法門不起貪念和執著,不會看輕或排斥別人走的路?
當別人說他們走的路才是真理,你坐的那艘船是「賊船」或「繞遠路的船」,你真的不會介意、後悔或生瞋恨?
很多宗教或法門,會告訴你:「哪條路都是好的,可是除了我們這條之外都會繞遠路。」說到底還是一種貶他揚自的心態,還是缺乏「應機度化」的慈悲與智慧。
因為一個又一個傳教者都在說:「我是唯一(The Only)。」而成道者都在說:「我是一(The One)。」你應該要發現這其中的差異,這裡面有巨大的不可想像的差距。
「一」涵容一切,而「唯一」則排斥其他的。但真相是:在我們沒有能力成為「一」、體悟「一」、接觸到「一」之前,其實無時無刻都處於「唯一」的追求當中。
追求唯一,必然產生比較,隨之生出介意、後悔和瞋恨。追求唯一,反而正好助長我們繼續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因為,有「彼」就有「此」,有「對」就有「錯」,有「正道」就有「邪道」。
而奧修說:
所有船都會到達彼岸。
所有我們視為邪魔歪道或者「形而下」的行為都能通往解脫,那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修行?我們就留在這一條吃喝玩樂的船上就好了,反正「此岸」就是「彼岸」嘛?
而奧修說即使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只要你能堅守在一條船上,你就會到達彼岸。只怕你的大腦根本無法堅守在任何一個觀念上,你想著享受塵世間的一切,還想著享受非塵世間的一切。
你明明羨慕也追隨凱撒的征伐之道,卻又希冀有上帝的保佑;你刻意忘記「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的金言,如同你自命在走「人間道」,卻認為還能自動通往佛國淨土一樣自欺。
你就算自認除了自己、什麼形而上學都不相信,其實你的靈魂深處,卻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是;在臨終一刻,你還是發現自己對未知巨大的畏懼如是逼真、如是迫切。你還是明明白白在兩條船上——只是另一艘船偽裝得很好。
莎士比亞說:「風平浪靜時,所有船都泊得很好。」但人生總有風浪,你總有被迫誠實看待自己的時候。
而奧修說:
但腳踏兩條船的人永遠到不了。
如果你有兩條船,你就是有,不管你承不承認。就像你可以偽裝欺騙自己你沒有分裂,而你確實活在分裂的性格與生活之中一樣。你並不穩定。
當你是分裂的,就算剃了頭躲在深山裡,你還是分裂的;當你是自我欺騙的,你就算得到再多信徒、再多光圈、再多名聞利養和自我肯定,你還是一個不真的人,一個佛法所謂流落在三界的人,一個還在受因果業報操縱的漂泊靈魂。
我們都還在兩條船上,漂流……
(2002.12)
沒能力成爲“一”,處在“唯一”的追求當中,偶爾還犯個“二”。嗯~追求唯一,必然產生比較,隨之生出介意、後悔和瞋恨。Q_Q
讀到最後一句,長舒一口氣~~
原來,“我們”同在呢,
還好還好,呵呵
默默說的讓我也長舒口氣~~~
不同的是踩得船不一樣哈
是人,都在两条船上漂流。等到肉体消失之时,不知灵魂是否会在一条船上了呢?
这副配图我喜欢.
就让我今天坐一条竹筏漂流吧…@@
我们都习惯了每日很多7788的事,猛地看到这详解,不由得暗惊:人生真的是杯具?杯具洗吧洗吧也还是杯具?
通篇读完,小小凡身的小小的惶恐又被老师的文字安定了。
午安。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坚守住自己的信念不会因时间改变,这是极不容易而成的事情;其实在内心深处你还是认为自己什么也不是,却仍是在两条船上摇摆,而这样表面是你在脚踏一条船,而实际不然。
2樓的,基本上是一種消極態度的錯誤示範,似乎還起了一點點誤導作用,真的令我感到羞愧又抱歉。
我的理解,這裏的“兩條船”理論,跟基督教的“信者得救”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的吧?全心相信的人,從此靈魂有了皈依、一遇到什麽風吹草動,全推給萬能上帝去操心,其輕松自在、其信心滿滿,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等幸福,只得享于全心交付地相信之後。對于將信將疑者而言,煩惱依舊、甚至是比前更多了拉扯而加重煩惱。換句話說,就是脫離不了苦海、不能得救。
雖然上岸時好、得救是福,但是,能否承接這樣的福氣呢?起決定作用的,卻不是外在因素,而恰恰的我們自己的內心。
回到原點,能救自己的,原來就是自己、還是自己、只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