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走在路上這麼簡單的一個過程,你都無法成為一個觀照——你在它裡面變得無意識——那麼你怎能在做愛的時候變成一個觀照?那個過程是那麼深,你會陷入無意識。——奧修
柯林‧威爾森說過:「現代文明誘發了一種被動態度。……當一個現代城市居民走過擁擠的大街時,他感覺不到一絲挑戰或參與感。……他可以用一種接近睡眠的狀態度過一整天的工作。」
他接著分析一般人追求性刺激的心理動機:「突如其來的性刺激……結果是有一種意義入侵,將我們提升到更專注更有目標的狀態中。花花公子……他相信他感興趣的是性;其實,他感興趣的是強烈經驗,以及對一個比較不庸俗的自我的驚鴻一瞥。」
某程度地,他呼應了奧修的話。人類在日常生活裡做的許多事,都變得如機械人一般流利而省力,不需要動用到太多意識。我們以為沒做多少特別的事就過了一天,其實已經做了不曉得多少個分解動作,而我們大部分的動作是不花大腦的。
禪師開悟後做些什麼?依然是挑水、砍柴、吃飯、泡茶。但是這一切都和之前的品質不同,他比之前帶了多出不可勝數的自覺和清明,在做這每一件瑣事。所以他雖然外表還是平常自若,但內在自性已經截然不同,唯有證得同等證量的人可以與他心心相印。
他進入這個世界,但不屬於這個世界。他有來去的自由。
而我們呢?沒有開悟的凡人,來不得也去不得,只有在希望與失望、掌控與被掌控之間拔河。
看看我們怎麼走路?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姿勢,就是完全陷入太自知的舉手投足中;我們不是對外在反應太不敏感,就是太自我中心而過度反應,我們很少有真正的優美與天真流露。
你注意到腳的施力與張力嗎?注意到路邊的一顆石子?注意到先踏出哪一隻腳?注意到手的擺動?注意到自己走直線或向一邊傾斜嗎?注意到旁邊與你交錯的人?注意到身後有人要借過?注意到微風拂過你的臉龐?注意到今天四周的空氣和昨天不一樣?注意到今天你的腳步比較輕快是因為早上接到一通高興的電話?注意到你的「注意」?
而奧修說:
只是走在路上這麼簡單的一個過程,你都無法成為一個觀照——你在它裡面變得無意識。
我們的自尊讓我們自認為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其實經常搞不清楚我們為何在某一刻要說那句話或起那種情緒?當別人指出我們沒注意或者有意忽略的真相時,又馬上起了排斥、羞愧或憤怒。
真相是:我們如果翻開意識的地下室,就會聞到來自潛意識積壓的臭氣,裡面有太多東西太久沒有整理了。
潛意識充滿了創傷、反擊、誤解與謊言。潛意識裡包藏著我們最不願意暴露出來的自我。潛意識包容著「我」這小小個體的輪迴家族史,潛意識在背後操弄著「我」此生的種種思想與行為。潛意識可能比意識更有資格代表「我」。
潛意識讓你作夢,讓你脫口而出某些「真心話」,潛意識讓你後天學來的「仁義道德」被打得稀巴爛,潛意識讓你發現自己的醜陋或偉大。潛意識讓你進入另一個你。
而性,確實是最容易讓我們進入「另一個自己」的方式。性行為裡,最溫柔的人可能變得最狂野,最大膽的人可能變得最矜持,最有學問的人可能變得最自私與愚癡。
一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平衡,我們太習慣用意識去控制自己清醒時的生活,反而助長了潛意識的勢力。
睡覺的時候、昏沉的時候、性高潮的時候、酒醉的時候、以藥物麻痺大腦的時候,意識這「白武士」失去警戒,便由無意識這「黑武士」趁機接管。所以凡人在這些時段是很難對自己行為負責的。
而奧修說:
你怎能在做愛的時候變成一個觀照?那個過程是那麼深,你會陷入無意識。
不只在做愛中我們必然有段時間陷入無意識,甚至我們頻繁地製造自認可以讓腦袋「放鬆」的人工方法,來逃脫意識的控制——比如整個晚上漫無目的地按著電視遙控器轉台或搖頭喀藥。
我們被意識折騰得好苦,在醒著的時候找不出答案與出路,只好逃避。情願逃到奧修所謂的「那麼深的過程」。情願逃到地下室暫時躲著,直到警察臨檢(外境產生的刺激),要查看身分,把我們強迫帶回地面(意識)。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修證者和一般人最大的差別,恐怕就是從走路這件最小的事開始吧?
(2002.12)
「用一種接近睡眠的狀態度過一整天的工作」
想起一句話
上午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下午一副睡不醒的樣子
晚上一副打了雞血的樣子
「我們不是對外在反應太不敏感,就是太自我中心而過度反應,我們很少有真正的優美與天真流露。」偶爾有天真別人還說你傻呢
老師連著十一個注意問句
有些還真沒注意過
太習以為常不花大腦而無意識了
無意識也是逃避
是啊
「我們太習慣用意識去控制自己清醒時的生活,反而助長了潛意識的勢力」
就像有時候夢的反應
凡人煩惱多
「人之所以有煩惱,是因為記性太好」
記性也跟意識有關吧
是不是也是因為我們用意識控制的自己太多
要的太多
凡人依然在凡間做著凡事有著煩惱
“潛意識可能比意識更有資格代表「我」”,这话万分认同。潜意识或者做梦我感觉最能体现一个人最真实的全部状态。所以我喜欢在每次记得住的梦醒后都来番自我解梦,就是想尽量看清自己潜意识里的真[我]。呵呵!
这种状态在稳定的上班族和学生中最容易出现呢。说不定天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已经有啦。呵呵。
对了,您诵读的那段奥修关于成功与欲望的文章节选,选的真好,就是没听过瘾。如果您能把这文每次接着读下去就好了。
老師,
與網友的交流甚至是戀愛,
是不是一個逃脫意識的控制,
在潛意識的放縱中釋放靈性,
爲現實中清醒時的失落疑惑尋找答案、
爲朦胧的自我尋找智慧之光的過程呢?
禪師開悟是有意識的潛意識麼,
潛意識是時刻陪伴我們的,
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潛意識讓你進入另一個你」,
「我們被意識折騰得好苦,在醒著的時候找不出答案與出路,只好逃避」
如何和潛意識溝通,如何不斷的激發潛能。
潛意識是否存在?答案是「相信你的直覺」。
每每對話系列我都要看很多遍,是一種深入淺出的解讀。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出處】:《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魏書·樂志》:“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五講樓的有點玄
一般人的網戀或交友
應該純粹只是透過網路工具尋找對象吧
跟早年交筆友或參加聯誼類似
只是型態與工具不同
至於和一個人交往之後
激發出彼此怎樣的意識和潛意識
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