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勃阿特曼、南懷瑾、草間彌生帶來的鼓勵

最近被三股能量震到。

電影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作品我不熟,看了紀錄片《阿特曼:顛覆大玩家》(Altman 覺得這人太有趣了。

全家只剩幾百元現金卻跑去賭馬,贏了之後帶老婆度假,輸了呢?好像在他腦中不存在這個擔憂。從拍工商報導片轉拍電視,再去拍電影,被掃地出門又回頭拍電視,美國待不了就去歐洲混,大小銀幕都困不住他,反正低成本有低成本的拍法,能忠於自己不受拘束最重要。

尤其他愛派對,愛讓工作人員及演員們像家人般放鬆,甚至兩個兒子長大還進入劇組做布景和攝影,一家人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不過他還是先後三度婚姻)。

最特別的是他老而彌堅,生命最後一年三月得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六月最後一部作品《大家來我家》(A Prairie Home Companion)柏林影展首映,他受訪言思敏捷,看來非常正常,之後還為下部片勘景籌備,結果十一月就癌症走了。享年81歲。

能為自己喜歡的工作做到老,做到死,真的很不錯。

第二位是南懷瑾。南老師的書我有不少,忽然重看《雲深不知處:南懷瑾先生辭世週年紀念》,想了很多事。

一人融會中華文化各家且一輩子修行、講學、傳道、出版、經商,入世出世兩不隔,兩岸百年來也只有這一人了。

紀念集中有人提到南懷瑾告誡他們「沉下心來好好讀書做學問」:

隨行的金路冒失地說,現在的中國總需要一批公共知識分子站出來說話。老師厲聲說:「誰是公知?我不是,秦曉你是嗎?不要把自己白白犧牲掉。」

南懷瑾那樣的雄辯滔滔出口成章,都不能當公知?不為也,非不能也。尤其「不要把自己白白犧牲掉」是重點,太清楚兩岸政治上的限制,南老師具體展示了「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的人生抉擇。

當年為躲避蔣經國,1984年移去美國;之後轉香港長居,方便接引大陸及海外求學問道(甚至交換政商情報)各方好漢;21世紀初被迎去大陸太湖之濱建大學堂,也是一輩子有因緣智慧福德做到老的大玩家。

書中多人描述了最後一年跟老師請益後談到之後計畫,老師都意有所指或笑而不答,顯然修證已達自知死期功夫。老先生活了94歲。

最後一位是唯一還在世的藝術家草間彌生,也是看了紀錄片《草間∞彌生》(Kusama:Infinity)才更深入了解她。大家但知「圓點」與「南瓜」名滿天下,但她前六十年幾乎都算不上順遂。

原生家庭不快樂,看不到創作前途,從日本毅然逃去美國,卻仍受性別/種族雙歧視,60年代紐約搞前衛藝術/反戰運動一場大夢方歇,回日本忍辱偷生、從頭來過,後更住進精神病院,惟每日仍去工作室創作。

1987年福岡北九州市立美術館首度召開草間回顧展,等於把她從藝壇「還魂」過來,彼時她已58歲,兩年後紐約國際當代藝術中心(CICA)舉辦「草間彌生回顧展」,才真正「重塑金身」,讓全世界看到草間的不凡璀璨。

若短命,根本等不到把鎂光燈打回身上的一刻。因精神疾病,五六十歲的草間打扮雖時髦,外表已佝僂萎縮,目光常現渙散,如活在另類時空。畢竟不是當初勇闖紐約的異國女子了。

好在她生命力真強,至今92歲仍孜孜不倦像苦行僧般規律創作,紀錄片中她指著一幅畫說,「像這樣的畫,我三天能畫一幅」——那些作品隨隨便便都是幾百萬美金起價。但現在金錢對她來說重要嗎,金錢只是讓她做任何大型實驗無後顧之憂。

沒錢的時候草間受內在驅力不停地做,現在成為(以展覽人次論)在世最成功女藝術家,還是受內在驅力,天天處理那些點、線、面...這,容易嗎?

三位超強大的終生實踐者,讓40歲不得已半退休、60歲幾近閉門謝客的我自嘆不如,但也多了一點(真的只有一點點)新的鼓勵。

在〈勞勃阿特曼、南懷瑾、草間彌生帶來的鼓勵〉中有 10 則留言

  1. 常人夹缝中求生存
    大师夹缝中得自由
    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
    乐融哥比较幸运的是
    获得自由稍容易些
    早已坐看云起时

  2. 那些不会因为别人评价而停止的事才是每个人的天命,你自诩半退休,但文字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书写,和者多寡和表达这是完全两件事。

  3. 不管是何外緣還是內在,是壓迫還是放逐
    一切不順利都恰好他們找到了自己不偏不倚的道,找到自己
    雲若想沉就是分出點點珠露滋潤眾生,最後忘了自己

  4. 會發現自選輯是因為自己對命理有興趣,在搜尋相關資料時發現這裡,在那之前,我對您的認識一直是詞曲創作人,很訝異您對術數竟也有研究,此後便一直默默關注,我喜歡的是您對問題的解釋和看法,及其間一種其實對世間事充滿熱情但又似乎刻意保持距離的陌然,或許也是無奈,也或許是淡然處之。不管如何,我獲益良多,感謝您無私的分享!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