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於思辨的德國人就是德國人,《生活或生存——反對人類成為市場要素》(商務印書館出版),我看得很慢,但看得很讚嘆。
當我們的信用卡和現金卡廣告,不斷轟炸刷卡就能帶來新生活(而且通常是消費而非工作或創作的新生活),甚至能「創造夢想人生」,其實我們正見證著本書作者批判的「體驗消費經濟」龐大的教條。
「由今天的時空來講,無疑的都著眼於休閒,因為人們在休閒領域中的支配權及自主形成的可能性,都要遠大於單調而乏味的工作生涯或家事勞動。」所以除了不斷用鞭子驅迫人類為資本主義競爭,也用錢可以購買的產品與服務當成紅蘿蔔,讓週休二日或三日或長假,成為囚犯放風體驗的時間。
作者引述大量當代歐洲哲學家、思想家、評論家,對各種組織、社群、工作、消費、休閒的意見,綜合描繪出一個他憂心忡忡的「目眩神迷但卻了無意義的多重選擇社會」。我很同意這並非杞人憂天。雖然看似令人悲觀不快,卻絕非某些人想當然耳的象牙塔無病呻吟或「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憤世嫉俗。
久處溫水轉熱水的青蛙不會知道誰殺了牠,一再轉生迷妄本性的眾生不會知道還有他方世界或生命的存在,同樣,地球上當局者迷的多數現代社會工作者與消費者,為了謀生或「被駭客任務般的程式預設好的小我夢想」,已經高興或疲倦地衝鋒陷陣都來不及了,又怎會輕易停下來對「遊戲規則」做一番痛切的反思?
當我們強調「美感經濟」、「新奢華主義」、「創新獨特」,從後工業化時代看來是必須走的產品附加價值之路,但從本書觀之,依然在闖自以為是幸福的的死胡同。因為越來越不只賣產品功能,而要賣「設計」、賣「氣氛」、賣「品牌」,或者不斷慫恿消費者離開惱人的現實,逃避進某個消費經驗的假高潮,無疑還是一場短而又短的春夢,而且某些還所費不貲。
作者說:「對於許多人而言,在追求體驗的過程中,逐漸浮現難忍的焦慮與急促,深怕錯過什麼,沮喪於無法兌現的幸福與承諾。現實上,能夠體驗的東西越來越多,提供幸福又美好的商品又層出不窮,人們的休閒意念,又將再度陷入無法自拔的時間壓力之下。」你,正實踐它嗎?
(2004.05.31)
「對於許多人而言,在追求體驗的過程中,逐漸浮現難忍的焦慮與急促,深怕錯過什麼,沮喪於無法兌現的幸福與承諾。現實上,能夠體驗的東西越來越多,提供幸福又美好的商品又層出不窮,人們的休閒意念,又將再度陷入無法自拔的時間壓力之下。」你,正實踐它嗎?
Q_Q
人生猶如囚犯等待放風
生活猶如溫水中煮青蛙
读来顿觉醍醐灌頂之感
挺让我感兴趣的一本书,可惜大陆没引进。
现在的人究竟爱读些什么书让我好奇时,查看了下六月上图图书借阅的排行榜,原来是以下这些书。
http://www.library.sh.cn/skjs/fyb/index.asp?date=20120601&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