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弦的遠方與家鄉】補充答客問

Q:樂融老師您好,每個詩人的作品都有著所在時代的深刻烙印,樂融老師覺得詩的情感輸出與文章中的情感輸出有何不同?謝謝您。

A: 詩的情感更精煉,也可能更模糊。文章比較容易通透,但通透卻不是現代詩人追求的王道。很多詩人追求「歧義」與「變形」。

Q:如何從「如歌的行板」詩與音樂中的行板相呼應?

A:樂譜裡「如歌地」是cantabile,「行板」是andante,行板等於76-108bpm,相當於正常脈搏速率。瘂弦這首〈如歌的行板〉是藉音樂而脫出音樂,就用舒緩散步的方式讀誦即可。

Q:怎樣把內心的話化為優美朗朗上口的歌詞

A:這難倒我了。我剛開始寫歌詞也是卡卡的,畢竟從小到大學畢業寫的都不是歌詞,而是散文、小說、詩、劇本...

Q:如何很自然地在大衆面前演講?

A:這也難倒我了。我小學一年級就得看圖說故事比賽冠軍,我也不知怎麼得的。

Q: a. 歌詞的詩意如何傳達? b. 如何看待以詩入歌?對現代流行音樂有何影響? c. 瘂弦詩作的音樂性如何連結到流行歌的歌詞,這種詩作給作詞人怎樣的啟發?

A:這三題一併作答。瘂弦的詩不像余光中工整,對譜曲人是困難的,所以也只有一首如民謠一般體例的詩〈歌〉,被李泰祥拿去用。瘂弦的詩和流行音樂界基本無關。

現在很多流行歌詞比以前的流行歌詞更有詩的質地,題材與筆觸也多創新,但歌詞主要是被唱,與詩主要被閱讀不同,兩者可以聯姻,但毋須強求。

很多鄧麗君的歌詞很淺白俚俗,但華人世界照樣傳唱;很多樂團的詞跟現代詩一樣難,照樣有人欣賞;甚至饒舌詞一般人連聽清楚都很難,演唱會卻有粉絲一字不漏跟著RAP,可見,本題沒有標準答案。

Q: 如何維持超然物外的心境?

A:很高深的問題。我還在繼續學。 歡迎你多看自選輯,也許偶爾能察覺一些我努力的心得。

Q: 請教老師是什麼的因緣際會讓老師能夠有這麼多領域的專業?這些事情什麼共通點?換句話問,是什麼能力讓你可以遊走不同身分之間?

A:我貼一小段〈陳樂融大事記〉裡面的資訊:「自小參加看圖說故事、演講、作文、詩歌朗誦、英文查字典、珠算、書法、獨唱、合唱、辯論等比賽。」

是否發現基本上都跟傳播、表達、觀察、想像、創作相關?了解人、了解感情,了解事情如何變化,可能是某些水平思考、多元轉換的基礎。

Q:請問易經和塔羅老師比較喜歡哪個?

A:多謝你注意到我另一面的興趣。1996年底,我是全台灣第一個在廣播媒體介紹塔羅牌的人,後來也以筆名出過幾本入門書(早絕版),塔羅牌練到一程度也擱下許久。

易經則繼續鑽研中。感覺可以唸到很老都沒問題。其實近年最用力的是紫微斗數,相信自選輯讀者一定知道。

所有這些命理、哲理、心理、乃至超自然學都是自學、自娛。都在叩問某種神祕,渴慕應該存在的真理。

Q:老師,可以請您為一個屏東城鎮朗讀一首詩嗎?或是為你喜歡的城鎮朗讀一首詩,好嗎?

A:如果屏東,第一個想到的是收入過課本的〈車過枋寮〉,我還以這首詩在大學參加過詩歌朗誦比賽咧。但這是上一檔活動余光中的詩。而且我也不太喜歡詩歌朗誦很久了。

現在喜歡正常地講話,哈哈哈哈。畢竟當節目主持人超過三十年。

在〈【瘂弦的遠方與家鄉】補充答客問〉中有 10 則留言

  1. 感谢真诚分享
    虽遗憾座谈会时间很短
    您扎实用心的准备已经深有感受
    受益良多,感恩!
    第一次线上座谈会很完美!🌹

  2. 今晚的驚喜之一是樂融老師的身分是與談人,受訪與回答,跟平常主持人的角色不同。薛伯輝基金會直播節目很用心,先有一段10分鐘訪談揭開活動,然後又以文字畫面加音訊介紹齊豫演唱的《歌》,令人怦然心動。而與蔡老師的彼此互動、唱和,都讓我在短短時間內多認識了瘂弦一點(我對他挺陌生)。最後結尾是美濃鎮吉東小學的學生演唱〈聽我說謝謝你〉,那歌聲太美了~~~~
    我看主辦單位有錄製的行動,也許未來有機會回放吧。
    謝謝樂融老師補充答客問,意猶未盡回味中。

  3. 講座時間中未及回答的,老師迅速以文回覆了,真是誠意十足!
    疫情時代下,這樣的線上講座,甚是便利。謝謝老師分享、主辦單位用心!

  4. 这些问答让昨天的分享更完美了。很期待会有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会全程听到你的声音了。(惭愧我是个很巴很巴的人)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