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蒙古裔文化人類學家楊海英2014年日文版、2022繁中版《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東京大學教授池內惠有如下評語::
當我們把上述的事件,用「少數民族問題」來加以掌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落入「中國式由領導群倫且先進、擁有悠久歷史的漢民族,和其他成群的少數民族所構成」這樣的漢族中心史觀,以及由這這種史觀所支撐、當今政權的官方意識形態羅網當中。
少數民族政策乍看之下是尊重多樣性,但實際上是一種阻礙有能力對抗漢族的民族集團形成、防止他們團結起來的巧妙統治手法與機能。
作者明白想要呈現的,是即使中國政府想要用統治意識形態與官方史觀掩藏,但也掩蓋不住的事物,那就是中國社會多元性的廣大與深厚。將中國各地區以及居住其上的人們,還有其所屬的文明文化圈,全都當成一種「統一事物」來看待,這是將「漢族」或「漢民族」的優越性當成不證自明之理的意識形態與制度,以及大力推廣這種思維的政治權力之所為。中國共產黨的現行體制,明顯和其革命理想相反,是繼承了歷代王朝傳統的漢族統治手法。
作者楊海英在第七章提別提到:
在歷史上,北亞遊牧民族一直抱持和中華世界迥異的價值觀。對草原民族來說,中華儒家高唱的理念,不只偽善而且毫無用處。所以當和外部世界自由交流的時候,他們選擇西方的波斯文明與印藏文明,來顯示自己與中華世界的異質性,並保持自己的認同。隨便拿起一本編年史就可以看見,直到十八世紀為止,蒙古的知識份子都主張,成吉思汗王家是和印藏密切相連,跟中華的三皇五帝則一點關係都沒有。
只能說我非常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但地球戰場這遊戲,就是人類互相搶地盤比拳頭的遊戲。文化與文明很重要,但殺伐卻是文化與文明足以被刻記下來的主旋律。
一群被解散到中國內蒙、蒙古共和國與俄羅斯境內的部族,如果沒有更符合他們理想的事情發生,注定繼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