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腦與西方腦,在神祕學上的奇妙分歧

同樣是星辰落入十二個宮位,紫微斗數命盤與西洋星盤的異同值得玩味:

斗數盤講「三方四正」,每看一宮都要兼看另三個宮位,衡量星星之間是相輔相成或矛盾衝突。比如看命宮要兼看事業宮(官祿宮)、財帛宮、遷移宮。看父母宮兼看交友宮(奴僕宮)、子女宮、疾厄宮…以此類推。

西洋星盤也會看星星彼此角度,但完全以數學歸納兩顆星是正向或負向關係:

柔和相位:如三分(120度)、六分(60度)、半六分(30度)等
強硬相位:對分(180度)、四分(90度)、半四分(45度)、十二分之五(150度)等。

斗數盤裡滿天星斗,必須一個一個討論互相的配合或干擾,每顆星五行、稟賦、強弱、甚至轉速不同,誰遇到誰是偏吉或偏凶,清一色屬質的分析

不像西洋星盤看星與星的相位,純粹量的分析。東方腦與西方腦,在神祕學上有如斯奇妙分歧。

斗數看三方很重要,但其中兩宮相距120度,是西洋星盤柔和(吉)相位,另一個對宮相距180度,是西洋星盤強硬(凶)相位,為何斗數發明者認為這三個角度特別重要,後世不得而知。

但斗數也很講究某些對星「夾」的位置,也就是一個宮位前後兩宮。比如命宮前後的父母宮、兄弟宮如有左輔、右弼,稱之「輔弼夾」,這個「夾」就相當於西洋星盤半六分(30度)的好相位——有簇擁、陪伴、護衛之意。

但輔弼夾、魁鉞夾是好相位,羊陀夾、空劫夾同樣是西洋星盤半六分(30度)的「好」相位,在斗數裡卻不認為是好,而視為被兩顆凶星夾殺的「夾」了。

可見,斗數盤的設計根本上拋棄數學邏輯,而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漢字邏輯。十二宮就像十二個檔案夾,裡面不同資訊何時要發生關聯或不發生關聯,細部另訂之。

如後世再升級的飛星理論,那就是把較平面的斗數盤一下子變成3D模型的斗數盤,複雜度更高,但本質仍然是更多「質」而非「量」的分析。

易經有具象外表,但本質是抽象的,吉凶無法量化,同樣所處位置「中」不「中」、有時也有各種權宜變通。八字的五行生剋、斗數的星斗與宮位互動亦然——有法則,但更多得靠實戰揣摩。

因為抽象,所以留給人更多左右腦交流可能,也讓研究者自行鑽研發揮,隨時代變遷與人心更迭而有新的解讀與建議可能。

不管東西方,任何複雜一點的神祕學,都需要佐以大量人情世故與想像力注入,才好應用。只想按圖索驥開導航,是容易開到田裡去的。當年我在台灣還少人研究塔羅牌就專注過好幾年,便是愛上它在言詮之外的會意,是水平思考的藝術家會喜歡的探測工具。

近年更多力氣放在紫微斗數,看似有一堆板上釘釘的古式古方,但我依然欣喜並敬畏,藏在這些星辰符號背後,彼此跨界與滲透的可能。這時候,是否能簡單預測某一事的發展已非絕對必要,而是把斗數盤當成一篇文學作品來欣賞了。

在〈東方腦與西方腦,在神祕學上的奇妙分歧〉中有 2 則留言

  1. 語言是整個思維體系的骨架🤓
    是說我斗數盤財帛空宮,八字完全沒有財,星座盤2、8都空宮,好像有那麼一點相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