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列車」(Snowpiercer)第一個吸引我的是,主要出品是韓國最大娛樂媒體集團旗下CJ Entertainment。韓國人製片,韓國導演奉俊昊拍英文片,故事改編自法國科幻漫畫,韓國明星和好萊塢明星同台,這才是所謂跨國文創輸出實力。
日韓之外,中國大陸也夠資格效尤。現在笑某些大陸演員去美國大片「打醬油」(不痛不癢沾個邊),但繼續挾龐大資本和國內市場誘因,中國的製片商能讓大陸導演、編劇、演員、甚至某些技術人員都有機會和好萊塢稱兄道弟,五年內並非不可想像之事。
回到本片,下層社會密謀反抗的題材從不缺乏,人道關懷的主題也很討好,但本片並不能滿足我。
主要在全球被極寒毀滅後,僅剩一列火車不斷行駛在全球迴圈鐵軌可自給自足這個設定,漏洞真的很多。連全世界的城市都被毀了,這火車各種機械零件不會磨損,各種電子設備不會故障,車上水、電、動植物全可不斷循環再生?就好像要用類比方式面對數位世界的危機,還打著科幻名義,讓我覺得好不紮實。
如果是一群人在末世占據一座山、一個地下城市,可分布利用的空間較多,很多事情解釋起來還比較容易。但設定在一節火車,所有通道都是線性的,後段區的反抗者,就這樣一節節往前挺進,象徵(其實已經明示到不能叫象徵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節節上升,目標在闖到車頭引擎區去殺設計這輛車(並收容他們)的車主。這裡面就有太多讓我出戲的設計。
比如,狹窄的車廂,據以維持鐵腕治安的軍隊住哪一節?每天送水送食物送日用品的勞動服務者,都得走同一條動線,不同階級區的人對享有不同服務與資源,從沒有任何意見?片中一直販賣階級意識的洗腦,但實在很難說服我,這批劫後餘生者,可以如片中呈現的那樣「各安其位」,讓這極權組織成立那麼久。
莫說最後段類似被奴役的貧民要反抗,連中間段的乘客(讓我們稱他們為經濟艙好了),難道不會對商務艙、頭等艙起疑、忌妒?甚至,幾乎談不上擁有嚴密防衛的車主,單靠身邊幾個人作威作福,就可統治這麼一長串列車十多年?
如果後段班的存在是個威脅,那麼當初為何要收留數量遠超過前中段班的貧民(片中說一千多人)上車?說難聽點,如果要蓄奴,也不必找自己這麼大麻煩。
更不要說,片中最後揭露的秘密,那詭異的布局,令人懷疑這麼優秀到可以成為全地球最後統治者的車主,到底腦袋裡在想些什麼?
不是找碴,而是科幻片如果連某些基本設定都難以催眠我,要我去感動它的微言大義,更難了。
本片更大的問題在:導演可能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風格來說這故事。在動作片中又想搞一點文藝風、慢動作,中後段又一度變成黑色喜劇,常常要緊張不緊張,或者才剛剛堆積出緊張立刻又變鬆散(安排一對韓國父女疑似嗑藥才肯一節一節車廂幫忙破關,拉慢很多節奏),讓我嚴重懷疑:拿了這麼高預算,導演卻一直抗拒把這片變成標準的暢快淋漓的商業動作片嗎?
依稀记得以前看过部韩国电影《地铁》,故事也发生在地铁车厢里,根本谈不上任何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只记得在车厢里打打杀杀的无尽枪战场面了。
呵呵,我该找这片子看看。
逻辑不严密也是我对现在大多数"大制作"影片不屑的首要原因。
故事站不稳,就没有说服力,演员演得再到位,也是无用功。
话说现在优秀的科幻文学少、我不爱看科幻题材的文艺创作,也是因为故事逻辑性的缺憾。
其实把故事编圆了真的好难,特别是一个精致的故事。
话说回来,生活都处处不合理呢,该如此要求编故事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