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點華山選片。「莎拉波莉家庭詩篇」(Stories We Tell)橫掃許多影展紀錄片獎毫不意外,但連美國編劇工會獎最佳紀錄電影劇本獎都拿到了,才讓我驚訝發現紀錄片也能有編劇獎。
從形式到內涵既傳統又新潮,看似挖掘尋常親情,卻屢有多角度和多層次意外,尤其在形式上善用旁白、獨白、訪談、類戲劇複雜交錯,連同一個老爸,都有餐桌邊訪談和錄音室唸稿兩種場景的處理,全片雖近兩小時(等同劇情片長度),前塵往事與今日今時交相比對,但枝葉繁茂卻不顯雜沓。
導演莎拉波莉(Sarah Polley)功力不凡,但片中也反覆暴露她對尋找生父的各種矛盾、逞強、甚至有時帶著明顯合理化的虛偽(至少是偽裝)。她對於真相的趨近不折不撓,對親朋好友長輩的觀點與揣測鍥而不捨,但卻又在得到真相後刻意雲淡風輕而只想對自己放下屠刀。
她抗議生父打算出版紀念這段秘辛,卻大張旗鼓拍了眾人的訪談記錄,最後還變成商業紀錄片。不知道可算是她後期的撥雲見日坦然面對,還是,多少呈現出為人子女另一種自我任性:我的人生地震,要由我來詮釋與發布?
本片兩個老爸的藝文素養與表達能力,實為本片加分不少。
片中很多祕密在此不破哏,但的確可以令人開開眼界,原來紀錄片可以這麼以小搏大、抽絲剝繭,當然也要謝謝命運之神給了她如此多好運,讓她拼湊出生母的較完整面貌,也找到兩個家庭的愛。
个性突出的纪录片,巧合的是这片子不仅是自身故事的客观呈现,也是导演对自我命运掌控的主观表达,难怪拿了编剧奖。她对自己的了解也很有深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