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Klinenberg《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漫遊者文化)
對成功的專業人士而言,獨居這種自我保護的形式通常意味著將住家建為城市裡的庇護所,反倒有助於追求德瑞塞維茨和康萊擔心已被我們棄絕的孤獨和自我發現。不過,事情也有其他可能性,有些受訪的富裕中產階級坦承,他們會尋找自己的天地是為了避開有害的關係,或逃離「受多於施」的社群。
我們所採訪的下層階級又更可能反應這樣的動機。對他們而言,獨居很容易導致一個危險的極端方向,也就是說,獨居不光是帶來居家自主,也造成孤寂、封閉和其他反社會行為,而將安全的避風港變成墳墓。
感覺是本很不錯的書
雖然最後一句看上去有些恐怖
不過無所謂了
人本就是赤條條來去
獨居、獨處,是一種能力一種生活方式
今天,看到這篇,很是感概萬千
都说人基本是喜欢群居的,而独居对个体而言究竟是庇护所的意味多些还是走向墳墓的意味多些,则是每个独居者自身感受的判断了。但不管个体是属哪个阶层,这两者对任何一位独居者的现实意义皆是同时存在的。
扩展到关于有房就有家还是家的意义就是房子的话题或许更能触动许多人的内心。
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阿離好久沒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