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尋寶家」:幾個人搶救幾百萬件寶

從紐約看了好些美術館、博物館後回台看的第一部片,承認對「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有強烈的移情作用。

看到曠世奇珍的藝術作品被搶救保留,還那麼慷慨熱忱地不占為己有,美國二戰時政府支持的「文化資產保存支部」(The 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MFAA),靠幾位中年歷史學家、建築師、藝術家著軍服親上火線,在喬治史托特(George Stout)領導下,竟找回500萬件以上的藝術品,這真的太神奇了。

想起來,我們去歐洲看教堂、圖書館、美術館,還真沒想到二戰時烽火連天、炸彈遍地,這些老東西能保留下來,縱然某些經過修復,但也至為難得,而不是理所當然之事。

尤其片中呈現了,這支迷你義勇軍要對抗的不只是敗象已露卻想採同歸於盡焦土政策(希特勒稱之『尼祿法令』)的德軍,美軍還得面對打仗時是同盟國、但還沒戰勝卻已經各打算盤的蘇俄。

顯然,東西不流於德國,就有可能流於俄國,都不會像片中所說那樣物歸原主到歐洲原有可查考的收藏單位或個人。

當然,片中也透露,希特勒早在戰爭前已一步步運用國家機器惡勢力,逼猶太收藏家的珍品收歸納粹擁有。

可見,還能搬得回來、掛得出來的,就整體看來說不定還佔少數。一如2013年11月新聞報導,德國慕尼黑某公寓找到價值15億美元的1500件不乏馬諦斯、畢卡索等人作品。屋主葛利特的外祖母是猶太人,納粹德國時期為當時官員倚重,讓她負責處理當局視為「墮落」的藝術品。

看起來,不也活脫脫像是電影中那個一度被視為投德(以中文該說是法奸?)的法國博物館專家克萊兒席夢(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飾演)?

很多專業人士看似幫敵對領導階層做事,但其實間接也保護了這些藏品。是非功過有時真不能以短時間歷史審查。

有了這麼波瀾壯闊的真實背景,回到戲上,其實真的有點鬆散。對想看戰爭戲、諜報戲、文藝戲的觀眾都難滿足。

一堆巨星中,自編自導還自演喬治史托特的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形象沒話說,讓我老覺得他快從政了。很會演的麥特戴蒙(Matt Damon)這次戲分少角色平,太沒有發揮。凱特布蘭琪演一個說彆腳英文的法國人,舉手投足相當精彩。其他一堆老牌演員都在不夠張力的劇本中可惜了。

在〈「大尋寶家」:幾個人搶救幾百萬件寶〉中有 0 則留言

  1. 人性复杂又多面,一个符号难以概括全面。比如"投敌"如果换个说法就是"保存实力曲线救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