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諮商很注重寬恕,包括寬恕自己。
但《奇蹟課程》第十八章說:
連寬恕亦不是一切的終點。寬恕雖能營造出美妙的東西,卻無法創造。它是治癒之源,但它只是愛的信使,而非愛的根源。在此,你是在上主的引導之下,祂會親自無礙地踏出最後的一步,因為此地已無任何東西能阻撓愛活出它自己的生命了。
...這不是你能踏出的;但就是這一步會將你保送到嶄新的境界。這兒就是光明之源,不再有知見,不再需要寬恕,也不再轉變。只是全然了知。
很多人斤斤計較(尤其在政治與社會案件上)「可以寬恕,但不可遺忘」,但其實只是鸚鵡學舌,本質既沒寬恕,也不肯遺忘。只是不斷掀起貼布,在傷口撒鹽,以紀念之名行譴責之實。
要他們理解今天這段話就太難太難了。
仔細研究《奇蹟課程》這段話,會發現,平常人先練習寬恕也算是種巧門了。
每年的抗日纪念日就是对战争一次次的遣责。宽恕?怎么可能!!!!
這書的境界與現在的你不相干
我认同此书的观点。
真正的放下,才是宽恕。
但任何纪念日,都和宽恕不搭界。
忠恕兩字不可分斷
但忠也很難要求別人
聽由自己的一念也不靠譜
隨境做自己,客觀還是受外牽制
直來直往,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