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溫柔的社會》書摘2 2024 年 2 月 20 日07-別人的好東西、書摘Chen Lerong 1每次和企業老闆或管理階層談話時,大家都異口同聲表示不曉得如何和現在的年輕人相處。因為要是糾正、責備他們,他們就會心情低落到無法工作,甚至乾脆隔天請假不來上班,不然就是控訴上司「欺負人」、「仗勢欺人」,非要把事情鬧大不可。 2這些有著玻璃心的年輕人並非踏入社會才突然變成這樣。他們就算犯錯踰矩,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也不曾被嚴厲斥責;所以在不打罵的養育與教育環境下,造就出有玻璃心的孩子。一直以來都被過度保護的他們,突然面對嚴峻現實,當然會充滿困惑,無法適應。 相關文章: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書摘:高盛的副總裁不是少數菁英 ... 《歷史的反叛》書摘:柴契爾不是「自由主義者」 ... 《巴黎.莫名其妙》書摘:為何法國人那麼愛插隊 ... 《漫遊中古英格蘭》書摘:大瘟疫帶來的「正面效應」 ...
這讓我想到身邊有些工作收入不錯的朋友,都會告訴孩子:做你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勉強自己。 然後,孩子大學畢業、說「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每天就「乖乖」待在家裡;這時他爸媽又開始緊張,抱怨孩子都不去工作、沒有人生目標。我問過孩子,他告訴我:「我每天不偷不搶,沒抽菸沒喝酒,在家也幫忙家務,花費也不多,這樣有錯嗎?」 回覆
這讓我想到身邊有些工作收入不錯的朋友,都會告訴孩子:做你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勉強自己。 然後,孩子大學畢業、說「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每天就「乖乖」待在家裡;這時他爸媽又開始緊張,抱怨孩子都不去工作、沒有人生目標。我問過孩子,他告訴我:「我每天不偷不搶,沒抽菸沒喝酒,在家也幫忙家務,花費也不多,這樣有錯嗎?」
蠻有趣的一本書,
我原本是放棄與年輕人溝通一族,
但近日卻對他們的心態起了興趣,
也沒啥目的,算是了解同類吧!
但日本人也滿敢寫
在台灣寫這種書
可能會被某些年輕網民[撻伐]?
我孩子從小就被我「糾正」,因此他們的心應該很強大! 哈哈
也告訴他們應該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完才可以享受電視或電動, 未來他們自己住比較自由! 會捨不得,但對彼此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