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評《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

並沒有特別喜歡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十日談》(The Decameron)和《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的結構都是短篇集,雖花團錦簇地熱鬧,卻常不知「伊於胡底」,偶爾也會被那些壞趣味和冷笑話悶到。

可是,那些惡趣味是編導的,還是他想神遊的中世紀大小人物的,值得深思。近半世紀前就能有這番大膽挑釁宗教、調侃感官的勇氣(那可是神蹟聖徒滿天飛舞的義大利),還是值得當經典來看。即便現在社會彷彿百無禁忌,看完這兩片,你還是能想很多。

兩片都有導演現身,角色都設計有種怡然自得的旁觀,《十日談》結尾他手拿酒杯看著教堂裡剛完成的壁畫自問:「若對成品的想像要比創作美好,那為何要創造它?」

所以未解之謎是:他到底覺得已完成的和想像中的作品,哪個好呢?推而遠之,已實踐的人生和想像中的人生,又哪個好呢。

這話我當成是調侃了。

在〈小評《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 3 則留言

  1. 想像多比现实好吧,而且想像中的事物面对現实的那一刻会瞬间消失。
    早年同事说南非遍地是黄金,他哥就去南非挖金矿了,当时我们当奇闻听。他本也打想跟随,但后来哥挖金没挖出名堂来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