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才回頭把三集引起大轟動的電視版紀錄片找來看完。
從豆瓣摘錄幾位(已經算批評得比較善意)的觀後感,我對電影的意見差不多,題材難得,但雲淡風清。看所謂比較「科教」性質的電視紀錄片,不但知性上腦洞大開,才看第一集我就有幾處眼眶潤濕,可見對「匠人精神」的渲染力,電視版威力也超過電影。
只能說在巨大成功和重複素材下,要轉化成上電影院的版本本就不易,刪除旁白確是一種更電影感的必要處理,但也讓這工種、工序極其複雜的皇家大院「百工圖」,顯得過於留白了。
摘錄的四位留言者,表達都很到位,真的高手在民間。
A
比起電視版對文物修復的娓娓道來,電影版顯然更樂意將重心對準背後的人。遺憾的是顯然體量壓倒內容,匆匆而過的節奏令每人都是蜻蜓點水。如修復師所言,格物,已是觀心。說好了文物的故事,便是說好了人的故事。不必為了拔高而拔高。
B
怎麼講呢?都說要練性子,可鏡頭跑來跑去,毫無定性,我就連具體一個文物怎麼修復的相對完整的過程都看不到。修鐘修到一半騎車出去買螺絲,這我也挺不喜歡的,總覺得能有不那麼隨性子的方式吧。
C
和片子表現的那樣,這個工種是寂寞而無趣的,卻能在平淡裡找到最深層的榮光。作為紀錄片,電影的表現手法還是太散淡了。
D
素材既非按人、器物,也非按工種組織的,間以大院工作的種種趣事,給人感覺很雜亂,直到後半部分才明白這故事是以一次展覽為主線。主人公們的有趣挽救了這部平庸之作。
我是知道有了大電影,因排片太晚遂決定回家看紀錄片的,一口氣看完了整部。深深的被匠人精神打動,能夠留下來的除了自身高超的技藝還有對文物的熱愛,甘於寂寞卻從不寂寞,因為可以和文物對話和古人對話,多麼的神奇。也羨慕那些學習美術的孩子通過此片去應聘故宮博物院,從前的門可羅雀到如今的趨之若鶩,充滿著朝氣!
真的是高手在民間!
二樓:
網路泥沙俱下,但仍可以沙裡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