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不同讀音一覽表(4)

13年前在自選輯做過幾張表,反應不惡。現在沒那麼認真,隨手補充一些近年在影劇或視頻聽到兩岸不同讀音字:

內「斂」,台灣字典只唸四聲「戀」,大陸只唸三聲「臉」。

溝「壑」,台灣字典唸「禍」,大陸字典唸「賀」。

一「艘」船,台灣字典「騷」、「搜」兩個音都有,但主要唸「騷」。大陸則幾乎都唸「搜」。

「曙」光,台灣字典只唸四聲「恕」,大陸字典可唸三聲「屬」或四聲「恕」,但我聽到的大陸人多半唸三聲「屬」。

震「懾」,兩岸字典「折」、「社」兩音都有,台灣較多唸「折」、少數唸「社」,大陸幾乎所有人都唸「社」。

「氛」圍,兩岸字典都是一聲「分」,但我聽到的大陸人幾乎都唸四聲「忿」,台灣現在更多人不知為何也都唸成「忿」。

建「築」,台灣唸二聲「竹」,大陸字典唸「竹」、「住」都有,但我聽到的大陸人幾乎都唸四聲「住」。

「懟」某某人,這說法台灣幾乎沒人用,但大陸用超多。兩岸字典只有一個讀音四聲「對」,但聽到的大陸人都唸三聲,很奇特。

藝人張「靚」穎,台灣字典只唸「竟」,大陸字典有兩個音「竟」、「亮」,但幾乎所有人都唸「亮」。

「聒」噪,台灣字典只唸「瓜」,大陸字典只唸「鍋」,完全相異。

「蹊」蹺,台灣唸「西」,大陸唸「七」(但另外在「下自成蹊」的時候唸「西」)。

海參「崴」,台灣字典只有一個音「威」,大陸字典兩個音「威」(形容山高)、「ㄨㄞˇ」,講這個地名時唸「ㄨㄞˇ」,形容腳扭到也唸「ㄨㄞˇ」(崴了腳)。

在〈兩岸不同讀音一覽表(4)〉中有 9 則留言

  1. 題外話,沒有關注對岸的教育部門是否也每隔幾年就會「調整」讀音,我們這邊感覺起來三五年就調整幾個字,然後新聞就會大酸爸媽沒辦法教小學生。

    「歌『仔』戲」、「『蛤蜊』湯」這些就不說了,還有以往國文課本教的正確讀音,因為大眾都照自己方式讀,教育部字典乾脆認同讀錯的為「語音」。

    例如,以前「報『導』」是四聲,現在三聲是語音;「操『場』」是二聲,現在三聲是語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