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退守台灣兩則軼聞

大陸網路新聞提到傳說蔣介石曾被高人指點:

1925年10至11月,正值廣州國民政府為徹底消滅廣東省的軍閥勢力,決定進行第二次東征的時候,時任黃埔軍校校長、東征軍總指揮的蔣介石因為第二次東征來到惠州。也許是因為處在人生的關鍵時期,蔣介石特意來到羅浮山休息和拜神。
蔣介石到達酥醪觀時,道長遠遠就看見了蔣介石,好像在此等了他很久一樣。兩人見面之後,促膝長談的一個晚上,而蔣介石臨走前,道長對他說了8個字「勝不離川,敗不離灣」,蔣介石頓時臉色蒼白,他希望道長繼續為他深入講解下,但道長卻說天機不可泄露。

抗戰靠的是退守四川,但最後他帶國府轉進台灣終其一生。

有人解讀說他如果不離開四川就好了,我看未必。地理只是廣義命理中的一環。

另篇網路文章提到是後來創立文化大學的張其昀,對蔣中正一番獻策打消四川、海南兩地而選擇台灣,據說重點如下:

  • 台灣物產豐富,土地利用率高,糧食等農產品基本可滿足軍民所需。
  • 台灣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據時代留下的基礎。
  • 軍事上,台島有海峽與大陸相隔,易於防守。且台灣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與美國的遠東防線銜接,戰略地位重要,美國不會棄之不顧。
  • 台灣居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了半個世紀,回到祖國懷抱後對國民黨政權有一種回歸感,這種心理正可利用來穩定社會秩序。
  • 台灣島長期與大陸相隔,中共組織與人員活動較少,沒有滲透,又經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整肅,干擾更少。
  • 未來即使社會稍有動蕩,台灣島四面環海,呈封閉狀態,境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農村都已開發,當局極易鎮壓不穩定因素以穩定社會。

不知道這些是否真係張其昀所述,但四至六點確實有濃濃國民黨政戰意味考量。是耶非耶,幾十年後的我們自然容易說哪些算有道理,哪些未必。

文章稱張其昀與老蔣這番對談發生於1949年初,如果屬實,那麼我要說張其昀的剖析只是錦上添花而非臨門一腳,因根據日記史料,1948年11月23日,蔣介石私下已與蔣經國商量,準備放棄在大陸基業,到臺灣重起爐灶,建立反共基地。

跟兒子說透這祕密,蔣介石必然經過長考後心意已決,哪裡有等到1949年年初才首次聽到屬下對台灣方方面面的分析報告呢。

1948年11月23日,蔣介石廉貪-武殺-紫破格局,還有天馬空劫坐命,事業宮還武曲化忌,福德有天哭,純以流日看,明顯有某種戰敗之象與敗戰之念——但不是徹底放棄,是另一種(豁出去的)任性與堅決。

1948戊子年,老蔣其實已經有退居東南小島負隅頑抗的思想準備,當年流年入廟天機坐命,事有變遷,可惜天機化忌會流羊流陀鈴刑,對外宮巨門流羊,這麼多煞星壓垮天機,事情往壞的一方發展。

當年的蔣中正約莫就是我現在年紀,想想領導者也真不好當,我是萬萬沒有能力爬上這種高位並需要為千千萬萬人負起這麼大的決策責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