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日記,2022年5月1日決定在Netflix看全套美劇《六人行》(Friends,陸譯《老友記》),5月4日開始看第一季第一集,2024年10月16日看完第十季最後一集。
要不是九月底忽然看到平台通知將於十月底下架,可能還會拖上一陣子。但後來就以每天三、四集的進度趕完了。
最早因為是流行世界的美國經典情境喜劇,想當做功課一樣了解。記得開始看時,一個老友跟我說「本來也想看看,一聽到罐頭笑聲就沒辦法繼續了」,但我接受(那過時的笑聲);看最後一集時默默流下淚水,跟水男說時被嘲笑,但我也確定自己能接受最後幾集密集離別的劇情設計;流淚並非多難過,只是生理反應。
就這麼與它同聲息地度過兩年多時光。儘管是當零食般偶爾看一集(以為是經典劇就會長期在架上,沒有收視時間壓力),沒想到最後臨門一腳還逼我加班加點。
不過也好,看到第八、九季已審美疲勞,若沒有網飛要下架消息,可能我還會拖上兩三個月才勉強看完。
必須佩服,十年錄播過程,除了錢德(均以劇中名稱呼)忽胖忽瘦(後來證實因長期嗑藥酗酒),喬伊越來越胖腰越來越粗外,其他四人非常敬業地一路做好身形管理。
而編劇群也厲害且專注地,讓六位角色的人設嚴絲合縫地走了十年,簡單說,幾乎沒有人有太大突變的成長。
喬伊一路耍低齡與愛吃(此劇若放到後來義大利裔社群可能要抗議),莫妮卡還是潔癖與控制狂(主張青少女有權解放身材管理的女性主義者可能抗議),瑞秋與羅斯分分合合卻都有某種神經質的共情(學術界與時尚界也未必喜歡裡面很多歧視笑點),菲比即使進入婚姻相信仍是狂野不羈的嬉皮,從小家庭親情缺失(且隱含性別認同疑雲)的錢德願接受婚姻與小孩算一大突破,但最終選擇領養而非自己精子這事卻有趣地透露:他可以接受的仍是「他者」而非自身。
再從專業角度評論,所謂三男三女六人,根本只是三對同型人物的階梯式心理變化。分別是錢德莫妮卡一組,他們童年受壓抑而後謹小慎微;上升到瑞秋羅斯一組,他們跌跌撞撞但都自我感覺良好;再上升到菲比喬伊一組,他們更加我行我素(愛情、事業、行事皆非主流)但終究毫髮無傷。
真往嚴肅裡說,那座紐約小公寓如同20世紀伊甸園裡不同樣本,這三組原型可具體而微窺見美國文化面對不同「創傷」的「解方」——當然,這些創傷與解方都未必那麼「全球化」。
不過這畢竟是棚內喜劇,非心理成長劇,我也不用往太深處探討。能演十季這麼久純出於商業考量而非社會教化使命。
能成為全美國民記憶甚至變身軟實力傾銷全球(當然許多經由盜版管道),更非美帝統戰陰謀,而是某階段自然形勢所趨。
拿到現在,《六人行》怎可能這麼吃香?當年打破框框的很多事,早被翻篇到不知哪裡去。
現在某些知青批評本劇當初的自由左派觀點(如接納同性戀、性自主、借腹生子、非陽剛男性形象等),仍有許多不夠當代政治正確的漏洞。但誰管呢,每個當代都有可能批判前一階段不夠「進步」——文革時候還覺得不「打砸搶、破四舊」就不夠「進步」咧。
誰又知道自己這一代掌旗的「進步」能不能經得起考驗,是否接近真理。世上蠢人多,越多人捍衛的「正義大旗」可能只是某種社會潛意識的「遮羞布」。
連《六人行》這種喜劇我都可以在下檔20周年時追完十季236集,確定我要研究起什麼東西,還是很有耐力的。給這齣劇拍拍手,也給自己。
佩服您的堅持
多謝,我也驚訝哈哈
追剧也创记录的!佩服👍
记得看一下特别节目,大家重聚,那是唯一的一次全员到齐也是最后一次了。
我當年就先看過重聚
https://fc.iwant-in.net/?p=27098
這部劇陪伴我的學生生涯,告別時是也告別自己的青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