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到我們的世代》

《我到我們的世代》(Me to We: Finding Meaning in a Material World)是一本勵志的書,但不是尋常坊間教我們「成功」的勵志書。

作者是一對加拿大兄弟魁格和馬克(Craig & Marc Kielburger),兩人從青少年就出類拔萃,因一則第三世界童工新聞,起而從自家客廳成立「解放兒童」(Free the Children)組織,當年魁格13歲,馬克18歲。

兩人透過演講、募款、遊說、對媒體發佈、深入當地探訪,結合同道,鼓舞人心,也實際改變世界諸多不公義的風貌。1995年成立至今,已幫開發中國家建立超過500所學校,每天為5萬多名兒童提供教育;透過認養村莊計畫,改變百餘萬名孩童的生活;支持並協助全球800多個參與解放兒童組織的青年團體。

看到他們振臂疾呼、終至一呼百諾的義行,我會慚愧。而兄弟倆在付出這麼多年後,在本書中以許多面向鼓勵讀者:我們並不孤單,也一定能做些什麼,掙脫自我的樊籠。

書中提到「感恩」,不直接講「該」感恩,而是詢問:「當你的心思每天被『自己擁有的不夠多』這種想法佔據時,就不可能去與別人分享。問題是,我們是不是都被騙了?」「永遠想要更多,會衍生出一種不滿足的匱乏心態。不久之後,就會因為恐懼缺乏某種東西而採取行動。這將導致每個人都想私藏時間、金錢與精力。」

提到「同理心」,作者也先剖析我們看到不幸時最常採取的三種反應:「迴避,防衛性的讓自己跟別人的痛苦絕緣,或是展現同理心。」其中第一點,凡夫俗子常常做,我們立刻閉起眼睛或轉移注意;但第二點也很普遍,「絕大多數人很難主動或被動容忍『像我們一樣的人』受害,因此就努力說服自己:『他們』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甚至可能會在受害者身上貼上『敵人』標籤。」

作者看出,不是每個人聽到一個公益活動或者義工行為,都會產生一種「生理的興奮」或「道德的熱忱」,但人性中,確實有一種互利與博愛的高貴可能。助人是把「我」擴大到「我們」的實際行動,產生的「善的循環」,間接讓助人者體驗到更快樂、豐裕、平靜的生活。

實在很難想像,現在也不過31和26歲的兄弟,有如是深沈的睿智,全書看不到他們揚名立萬後的飛揚跋扈,反而諄諄善誘且處處反躬自省。這跟台灣所謂「七年級生」或內地「80後」的普遍寫照,或許有著不小的對比,但應該也有強大的號召:「北美資本主義教養出的菁英,未必都會成為華爾街貪婪的禿鷹,也可能成為樸素改變世界的良心。」

本書每一章節都列出若干幫助讀者省思的步驟,不見得都是壓死人的使命,有些也惠而不費地在生活中隨時可行。比如「穿印上傳達正面社會訊息的T恤」、「買一只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悄悄在你愛的人的口袋裡塞進一張紙條」等,讓本書也增添些平易的幽默氣息。

在〈書評:《我到我們的世代》〉中有 0 則留言

  1. 老師這兩篇書評
    和這一年修的[生態與佛學][生態與美學]
    有主題上的呼應
    有趣的是
    西方正努力從[佛學]或自然的觀點
    來解構自身藝術創作上
    如焦點透視法般向上直線攀升
    以人為主的創作思維
    [art’s for art’s sake]
    擴大為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當然如何避免中國玄言詩[莊老告退..山水方滋]的道德說教困境
    讓beauty與duty更有深意的融合一體[如王維的自然詩]
    讓西方藝術對東方欣賞者越來越不陌生
    甚至東方哲思成為西方未來藝術發展走向重要的啟發
    而[我到我們的世代]這篇書評
    以行動代替理論與言詞
    甚至類似佛學中[慈悲..合作..共生]的順序
    取代資本主義[競爭與個人主義]的倫理觀
    西方在美學和生態上的新運動
    讓我想到[傳統到了極致
    是一種現代美]
    東西方再也不是西方哲學家口中[永遠沒有交點]的平行線了
    很喜歡老師這篇書評
    不只是智性上
    同時是性靈上的呼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