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紀錄片《侯孝賢畫像》(HHH:Portrait of Hou-Hsiao-Hsien)是法國名導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來台拍攝侯孝賢導演的珍貴紀錄。
閱讀全文 [影評]《侯孝賢畫像》:侯導說:「都五十歲了,老啦!」1997年紀錄片《侯孝賢畫像》(HHH:Portrait of Hou-Hsiao-Hsien)是法國名導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來台拍攝侯孝賢導演的珍貴紀錄。
閱讀全文 [影評]《侯孝賢畫像》:侯導說:「都五十歲了,老啦!」2005年紀錄片《台灣黑電影》,這麼雄武的題材沒想到是斯文的侯季然導演拍的。講述1979到1983年的戒嚴年代裡一批良莠不齊、但多數粗製濫造的黑社會寫實片。
閱讀全文 [影評]《台灣黑電影》:從突破禁忌到快速複製,再到集體自殺2019年8月府中15選片。2015年中國大陸的紀錄片,現在看到。
很長,很沉重,很難得。結構上有些不妥,中文片名易引人質疑:為何叫對看,卻讓北京國際寄宿學校的女生戲份遠不如湖南苗族窮鄉的男生?
拍了五年,資料很多,難以割捨情況下,導演葉雲若決志把它拆成兩部片,各自紀錄湖南與北京,成為「留守兒童三部曲 」之一、二,應該更有分量。
《我的觸男日記》(Center of My World): 閱讀全文 小評《我的觸男日記》
「東京女子偶像流」(Tokyo Idols): 閱讀全文 小評「東京女子偶像流」
「伊莎貝雨蓓:獻給表演的人生」: 閱讀全文 小評「伊莎貝雨蓓:獻給表演的人生」
1
跨國四段式電影「晚五朝九」裡第一段中國的故事,工廠領班對男主角惡狠狠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可有的是。」 閱讀全文 跨國四段式電影「晚五朝九」,及其他
2017年3月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選片「如果我是男人」(Man for a Day),描述德國一個女扮男裝工作坊,對「如何做男人」展開系列研討與實驗。除了讓女學員改變外型,對行為舉止的提點還包括: 閱讀全文 「如果我是男人」:女扮男裝就可以了解男人?
2017年3月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選片。紀錄片「再見,可愛陌生人」為2014金穗獎紀錄片優等獎「可愛陌生人」續集,新移民越南裔女導演阮金虹,追訪合法入境但從原雇主潛逃的移工,儘管掩去車牌,但很多人直面入鏡。 閱讀全文 「再見,可愛陌生人」:台灣農業亡命之徒的哀歌
2016.09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選片。這部有後設意味的紀錄片全球獲獎無數,最新榮譽是英國BBC邀請上百位全球影評人選出21世紀百大電影,高居十四名,也是紀錄片最高名次。 閱讀全文 「殺人一舉」:得有強心臟面對這世上一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