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紀錄片《台灣黑電影》,這麼雄武的題材沒想到是斯文的侯季然導演拍的。講述1979到1983年的戒嚴年代裡一批良莠不齊、但多數粗製濫造的黑社會寫實片。
名為寫實,卻只是暴露傳統社會不歡迎的暴力、色情,而不敢觸及其他「真實」。
本片在一小時內簡單扼要說出此一風潮的來龍去脈,從突破禁忌到快速複製,再到集體自殺。
不管當年的從業人員再怎麼明示暗示,因政府意識形態與電檢限制,電影長期不能碰政治,所以轉而生出這種類型電影向社會輸出集體怒氣,但我還是覺得多數這些黑社會電影,只是出於一兩部片大賣座後市場的食髓知味,遂拿誇大的黑幫情節與女體裸露迎合觀眾淺層人性,完全不需要扯到什麼自由主義以為的「進步」。
中外黑幫片,也有拍得非常非常好的,但可惜那幾年台灣氾濫成災的黑社會片,多數在掛羊頭賣狗肉,既不關心黑道,也不關心社會。
很同意片中專家稱,不同意這短短幾年黑社會寫實片,催生了反其道而行、從鏡頭到演員素到不行的台灣新電影浪潮。就好像你不必說三廳電影催生了功夫片、功夫片催生了黑社會片一樣,每種類型自有其生老病死的生態系,而主創者與片商就說不為追求理想吧,總要不斷尋找下個題材下個賣點。
初期,總是歪打正著,或者真有某個人有熱血想要拍某種片,因為受歡迎成了流行指標,而讓工業覺得可以打蛇隨棍上(黑社會片更因為連黑道都覺得有利可圖而介入操控)。
蛋撻效應,絕對是所謂類型片成熟期才會有的現象。只是每個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類型的蛋撻,賞味期限不一罷了。
#府中15選片
那時候真的很流行這類的電影
我記得楊惠珊也拍過
据说在东北,学生会都和黑社会似的
用备用机可上了。慢慢补看🙂
歡迎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