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廣播節目不該是為了「廣播金鐘獎」

(和2009年廣播金鐘獎「綜合節目獎」主持人袁永興1999年合影)

應邀去某公營電台演講,包括總台長、各地分台長和不少台內與約聘節目主持人到場。

主辦方想聽的是「如何做出廣播金鐘獎的節目」,我兜頭的冷水是:不要以為請來某些金鐘評審,他說的話就算數。

評審可能常換(當然也可能換來換去就那些人),每人的主觀口味也不同。當成他山之石激盪交流可以,迷信我們是「補教名師」則稍微異想天開。

總之,我的主軸在先陳述廣播的初衷:「你為什麼做廣播?」「節目是做給誰聽?」

然後剖析廣播界的弊病:日趨弱勢的大眾媒體、活水無法進入的老媒體、公營電台少預算、民營電台為廣告煩惱的摳門媒體。

然後,最重要的,明明大家在意節目好不好聽,時下的廣播,卻大多都是由沒有勞健保與其他福利、很多甚至沒有合約、隨時可撤換或調動、縮減時段的台外約聘主持人,負起整個對聽眾聽覺重任的一個「製造權利與義務不平等」的媒體。

此所以,公營電台沒有廣告壓力、沒有收聽率壓力、剩下的是上級長官考核的壓力。而考核中,得不得金鐘獎似乎是某種指標。

但,數十年來,多少聽眾是為了得獎節目而聽?大家如果還習慣、喜歡、信任廣播的陪伴,絕非某些「獎項」所帶來的忠誠。

甚至,評審為了「比賽」的先天架構,必須選出較豐富、多元、精緻的節目帶,但很多長年累月一播音八年十年十五年的主持人,卻沒有這麼多閒工夫或者不需要端出這麼多菜色伺候聽眾,他們的聽眾照樣因為個人魅力而接受這個節目。

廣播表現型態再怎麼多元,多不過電視、網路、甚至因聽覺「匆匆即逝」,談話與思考的深度普遍也遠比不上報紙雜誌。

「參賽」與「過生活」本來就是兩碼子事,硬要以主持人有無入圍、有無得獎,當成考績。我覺得太殘死也太迂腐。

電台主事者可以想想:我們拿了多少錢、多少資源、多少素材、多少人力,協助主持人完成他的聲音秀?

除了極少數大名嘴跨行做廣播,絕大多數公民營的廣播主持人或某些民營台的節目企製,大多真的都是很可愛的一群默默奉獻者。

既然環境不是那麼理想,不如內部就不要再「相煎太急」。公營電台的長官們可以設計較多種的方式來確認,這些節目是否優質、誠懇或有用?

何必單單迷信一個廣播金鐘獎呢?多花點腦筋,多用點同理心,就可以少點「民怨」。

不少公營電台如果連預錄錄音室都為了怕壞關起來不用,如果器材失效故障頻頻,如果主持費礙於經費多年不得調整,如果節目科的科員從來只會辦公文不會做節目、也不想支援做節目,如果台內怕「商業化」還禁播新歌或禁訪歌手、作家等聽眾想聽的對象。

我想連外行人都可以看出,「本末倒置」的危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