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官方或學界公布的某些研究調查,我常有「不知其所云」的反骨傾向。尤其學界為了顯示嚴謹,總要在研究案中先構築研究方法和評量指標,然後據以調查,形成結論。
在某些硬科學領域,這樣的方法都暗藏偏見與謬誤,在人文學科裡,問題只會更大,對自己的假設永遠抱持更大的懷疑——這是被外界視為權威的學術界,為了在多元化的社會掙得更大的信用,應有的謙遜。
否則所謂的報告一旦公布,媒體冷落就罷了,若予以重視大加報導,不但對外界型塑了某一議題的刻板印象(「假議題化」),若施政者或企業經營者也據以推出相應措施,後遺症就不可小覷了。
最近有份關於兩岸文創的城市評比《CCIA調查報告》發佈,台灣媒體一面倒示警:台北輸給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居第五名。前三名來頭顯赫,台北人也許就認了,但還輸給深圳,心裡就有點不平衡,因為絕大多數台灣人只知道深圳有錢有山寨,卻沒留意過深圳任何文創形象,更少人知道深圳在2008年就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設計之都」,全市擁有較具實力的設計企業6000多家,專業設計師6萬多人,涵蓋平面、工業、建築、動漫、軟體等10多個設計領域。
不管排名,關心「指標」。新聞稿上顯示,這調查是以「兩力」為評估兩大構面,兩力指的是城市「文化硬實力」及「文化軟實力」,透過「兩力」加權運算,最終獲致「城市文化創意競爭力」總指標。
文化軟實力是藉由「文化支持度」、「文化內涵度」、「文化創造力」、「文化發展力」四構面所組成,而「基礎實力」、「財政實力」、「文創實力」、「產出實力」之「四實力」構面則形成「城市文化硬實力」。
坦白講,學者就是學者,以我從事流行文化創作、製作、營銷、傳播、評審各個面向的經歷,看到這些名詞只覺霧裡看花、咬文嚼字。
如果朱德庸、李安、馮小剛、余秋雨、郎朗、張曉剛、幾米……這些文化兼文創明星,都能以這些「度」和「力」輕易評比,那事情也就簡單了,兩岸的「文創事業」也不會常有書空咄咄或名不符實的窘境與險境了。
把一個空地或老房子圍起來整修,出租當成寫字樓、餐廳、生活小物店,偶爾辦一兩場走秀、演講、展覽,就叫做文創園區?如果這樣,那複製一百個誠品大樓,全中國就都文創了。
文化是整體,文創自不能例外。看城市文化,不單看房舍、園區,也不能單看出版、活動、展覽、影音製品的數量、產值(偏偏學界需要數字才好量化、排名),何況現在「文創」定義包山包海,連建築、廣告、時尚、動漫等都在內,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比,才叫做「內涵度」、「發展力」。
過去「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得關雲長抵得過十萬大軍」這些話,形容「英雄」與「精品」的可貴,現在學界與政府卻喜歡量化,以多勝,以均值勝,卻恰恰少了對那「孤獨的少數」敬畏或呵護的研究空間。
對個體明星都如此忽略,還在意不同城市裡的群眾嗎?而市民與外地進城的常住人口,難道不共構成這城市的文化景觀與生命力?想想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想想台北中山北路菲律賓人集會的教堂。即便走在上海的不同區,得到的短期與長期印象都不同,有人欣羨浦東高樓林立,繁榮冷傲西化,有人卻覺得靜安徐匯長寧梧桐依依有情,不疾不徐。
也就是說,當我們一方面推崇、追捧某些文化明星,但當談到城市或地區的文化發展、文化能量、文化地圖時,卻又完全泯滅掉個人的重要,這在我的定義中,毋寧是欠缺文化素養與眼光的。
再深入說,看一個城市的文化景觀,除了主旋律(比如台北的101、誠品),我也在意次文化或「亂文化」——以建築語彙說,「違章建築」(illegal architecture)。比如2011年4月,台北一個由建築師創作的裝置藝術展「朗讀建築」上,提到:
「利用『官方』規劃的都市作為生存平台與能量來源,那兒漏了點自來水或能偷接電,就往那邊蓋。台灣文化城市景觀根生蒂固,眼見所及,游擊佔領空地的菜園,逃稅小販叢集夜市自發性的聚合,違章建築星羅棋佈官方界定都市之上,自成另一道平行的都市紋理,化為一個瞬間既成的即時台北 (Instant Taipei)。 」
這樣的論述,繼承挪威建築學者「開放型態」(Open Form)的概念——強調建築作品注重業主的參與及其個性需求的滿足與體現,而非建築師個人意願的主觀呈現——當然更擴大成某種社會運動的意涵:在既定的體制裡,「由下而上」重新定義城市建築與權力間關係的種種可能。
現實中我不同意「違章建築」有這麼崇高的論述立場,但在探討文化的軟硬實力時,我們的確不妨多想想漫山遍野被遺漏的生命力。
“把一個空地或老房子圍起來整修,出租當成寫字樓、餐廳、生活小物店,偶爾辦一兩場走秀、演講、展覽,就叫做文創園區?”这正是上海众多挂着创意园区的现状。不怕你笑话,我家附近就有好几个创意区(可怕吧。照此感觉全上海可能就有成百上千个了。哈哈)。其实全是倒闭关门的工厂的一幢厂房而已。只要挂上“创意园区”的大牌子,仿佛这里就是时尚之地,文化之城,一片生机盎然,繁荣之区了。天知道,这些大大小小里有啥:全是空城计吧或几乎是空城计。回上海生活这么年,我感觉上海这座城市其实肤浅之极,丢失了曾经许多宝贵有特色的自己的文化和工业。就拿上海话的日渐萎缩为例,它也只是海派文化消退的一个缩影而已。我等平民小人物,也只有在你的这块“宝地”发表下我的牢骚式的观点。要不很可能会被一些自以为是的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市民嘲笑我一番:“你这外地回来的上海人能算上海人吗?我们上海的国际化战略你懂吗?巴子。”不多说了,乐融哥都看累了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