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與美之源起」(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國家教育研究院「西洋美學藝術學經典名著箋註」叢書之一,十八世紀英國思想家Edmund Burke初試啼聲匿名出版之作。
古典的東西看來嚴肅,但作者的體例卻有趣味,他順著邏輯(當然是自己設定的)一個一個子題往下延伸,探究「崇高」與「美」的差別、根源、表現細節——而且,作者把這兩者相當程度(且頗為自喜)地對立起來。
裡面嚴謹的對立、限制,多已不合現代美學標準(如果我們還有的話),但卻能清晰看到歷史轉折的意義。是這份古今交錯的對照發現,帶出更多趣味。
極理性的書也能看出感性的味道,趣味
「西洋美學藝術學經典名著箋註」
這個就看出嚴肅了
这书似在探讨艺术起源的古典艺术,但让我感叹的是:当下似乎一直挺热衷各类当代艺术。
而面对林林总总的当代艺术作品展,作为外行的纯普通观众的我,这段时间也去近距离看了不少。但观后自觉艺术鉴赏力并没多大提高。只因感觉主办方只是为办展览而展览,与作品相关的介绍说明几乎全是空白。最好笑的是:每个作品附近都有所谓的志愿服务员,但全部都是一问三不知和我一样的外行人。个个都是一脸的茫然啊。呵呵!
这就是我眼里最真实的号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文化艺术现状的缩影!所以,自觉看古典的应该比看现代的能让人好理解些吧。:)
而且,办展水平,
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进步。
有想法的,没影响力;
有资金的,没脑子。
搞明白的,都淡出了。
樂融乙屬於第一類?
在一二三之间徘徊。
樂融老師:
崇高與美在西方成為對立
是因崇高的力量往往是一種失控的質或量
而西方的美 卻是有秩序的 這也可看出西方美學的人中心 與希臘追求的均衡節制中庸
當然 自浪漫時期 一直到後現代 終於被解構了
最近讀巴森的西方文化史
歷朝歷代對美、人性、自然的認知、品味,各有千秋
看似有脈絡,其實更多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