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兩岸專欄:台灣不能小看「甄嬛傳」的成功

春節期間終於把「甄嬛傳」電視劇七十六集看完,這是繼「紅樓夢」、「三國」後,近幾年又一從頭到尾追隨完畢的大陸劇目。

儘管對中間四十到五十多集的編劇手法有意見(感覺中氣不足還是換了手),但整體說來,「後宮․甄嬛傳」確是砸了重本、品質精良、足以搶奪眼球的商業佳作。

台灣比大陸地區時間上映時間晚很多,但媒體與民眾也一樣瘋甄嬛,相信大陸已有報導,但似乎沒有評論特別討論。劇中幾位演員陸續來台上電視、報紙賺通告費,本來在台無知名度的眾人,一夕間對台灣媒體來說也成了「角兒」,儘管媒體版面能延燒多久,向來需看藝人後續作品還有無威力,否則也只是短期效應。

我不在幫這幾位「甄嬛幫」的演員生涯瞎操心,重點在於,人家在大陸媒體上,早成了角兒,只是台灣不知道、不在意。現在飄洋過海來宣傳,對這些電視演員是新鮮(至少可以來台灣玩玩),但未必是工作重點,起碼,從經紀人的角度,此時來台談不上「必須行程」。有檔期、價碼還行,就來來走走,增加點台灣知名度也不壞。

像飾演「華妃」的蔣欣,因來台宣傳,和張惠妹相見歡,受邀成為阿妹大陸演唱會嘉賓,就肯定是意外收穫。而飾演「甄嬛」的孫儷,本來應該是焦點中的焦點,卻疑似因「原則過多」,立馬成為台灣平面媒體修理的對象,接下來幾天行程也予以冷處理,活生生上演了一齣「捧華妃、踩甄嬛」的戲外戲。

這樁小事,看似台灣不待見她,但我想孫儷或她的經紀人,真在乎嗎?會擔憂嗎?我想很不可能。能上央視春晚唱歌,抵得過台灣所有報紙批評她耍大牌吧,說句玩笑話:甄嬛,哪這麼容易被鬥倒?

眼前的事實是,多數大牌港星對台灣已常態「過站不停」。要打片,不一定來台灣,卻一定去北京上海。台灣電影票房好,可以當零頭;不怎樣,也無所謂。

電影如此,電視劇更不必說。大陸劇若真熱門,台灣多家電視台自會搶著首輪、二輪地播(當然以古裝劇為主),若民情不符(如大陸「主旋律」、國共戰爭或多數時裝家庭劇),則想推也推不過來,不必白費力氣。

大陸自己各省電視頻道眾多,版權方首要看重的,絕不包括台灣及其他海外收益。台灣,是個有最好、沒有無妨的採購方。

影視內容是軟實力的表現,「甄嬛傳」能攻下台灣,絕不只代表「又一齣大陸歷史劇在台收視不錯」那麼簡單,甄嬛大大擴大了過去可能不看「康熙王朝」、「大宅門」甚至「三國」的群眾基礎,而深入一般年輕白領、粉領和學生族群,這其中,女性比例遠超過男性。

意思是說,過去這群哈日、哈韓、挑剔、時髦、自主的女生到女人,可能對大陸劇無甚興趣,現在卻開了眼,而且真心接納。

「甄嬛傳」電視劇轟動的背後,更有賴流瀲紫原著小說的空前成功。大陸能人寫手十年來風起雲湧,儘管起點中文網和台灣城邦集團的結盟數年,在台灣線上閱讀市場還不成氣候,但大陸網路作者在各色類型小說的質與量,強壓台灣寫手,已成不爭事實。

而這些奇幻、武俠、歷史、綺情、軍事、盜墓原著,一來有廣大網友免費辛勤撰寫,二來會自動經過一輪網上的人氣篩選,若成功,則有機會進入燒錢的影視、網遊產業上游故事資料庫,被開發出更巨大的商業利益。世界影視、電玩大國(如美、日),多有如此的競爭優勢,現在中國也從原創故事、製片公司、戲院到周邊產業,一條龍成形了。

「甄嬛」的成功,台灣若還只從某個「不過又一齣宮廷內鬥戲」的角度想小看它,將只是坐井觀天,難免將來在兩岸內容市場上自取其辱。

「甄嬛傳」的優勢非僅在於幾個女人互鬥,或說幾句「賤人就是矯情」之流的俏皮話就能造成如許效應。這裡面有內容產業精準的技術準備和人性設計,也有大陸得天獨厚的市場規模和運營機制,不是台灣有誰一時衝動,光想砸錢就能效仿辦到的。台灣影視內容平台,若不想漸漸淪為買片播出方,還是得有自己的路走。

在〈書香兩岸專欄:台灣不能小看「甄嬛傳」的成功〉中有 0 則留言

  1. 哇!老师已经把这部剧看完了啊,好用功呀。看完这篇文章,感觉老师就是不折不扣的大陆通呢,连《红楼梦》《三国演义》都看过。大陆的确有许多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但也不乏一些无论拍摄技巧还是反映主题都过于一般的戏,尤其是正在各个电视台播放的家庭伦理剧。我不知老师看没看过《水浒传》《孝庄秘史》《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这几部都是很久之前,很经典的大陆古装片。您要是工作不忙,可以找来欣赏一下呀!以上都是很早以前看过的片子,我好像好多年都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部电视剧了。大陆的电视节目、综艺节目还要通过您的文章才能了解。呵呵。大陆通还表现在,有时觉得您的用语还是和一般的台湾人不太一样,比如说“够呛”,我以为只有我们东北人才会说呢,不过听起来还蛮亲切的呢。嘻嘻嘻!

  2. 「甄嬛傳」是我這些年看過的古裝宮廷類最有品質的電視劇
    至今也還在內地各台輪播,孫儷自己都坦言看膩了甄嬛
    不过我还没看腻,打開電視隨便看哪集都好
    曾幾何時,我們的時光都是由台灣的電視劇包圍著
    那幾乎是照單全收,至今回想仍舊相當的經典美好
    繼續加油啊

  3. 虽然现在少有看到台剧,但我依然很想念曾经那些看台剧的岁月。尽管那时的台剧有故事单一,剧情太拖沓的一贯毛病,但我还是挺喜欢看的。
    红遍两岸的[甄嬛傳]让向来讨厌清宫戏的我依然提不起半点看的兴致呢。呵呵!也许大陆的清宫戏从来都不缺,所以。。。而相比清宫女人戏,平时我更喜欢看那些或胡编或还像点样的抗战剧。

  4. 以前是大陆总仰视着台湾,现在是台湾慢慢学着跟随大陆脚步。这天不知不觉中就变了?难道民进党执政时的台湾比现在国民党执政的要好?不太了解台湾当代的发展轨迹,所以总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5. 2楼热情推荐了好几部剧,我也推荐一部吧〜「贞观之治」不知道这里有人看过吗?该剧制作精良,完美呈现初唐之风,唐太宗精瘦干练,完全颠覆唐国强式形象,演绎的非常传神〜
    与甄环同时的,还有部「步步惊心」,两部都看了,个人还是更喜欢「步步惊心」,谁让我是外贸协会的呢?「温润如玉」的男人杀伤力好大丫〜

  6. 專家所見,果然不同凡響,但仍未切中要害。要害是,以前老一代台灣人對大陸的「意識形態」是水深火熱、紛擾不已:而新一代台灣人對大陸的「意識形態」是《甄嬛傳》、《我是歌手》,這種「意識形態」的改變,將大大影響兩岸的交流與未來台灣人心的歸向。

  7. 老師看完全集很厲害,我都沒看完,雖然各大小電視台都重播過無數遍,我父母也都看過不下一遍了…一方面實在沒有時間,一方面實在提不起興趣。有紅樓為閨閣情趣的翹楚,有<雍正王朝>為權謀宮斗的"珠玉",我實在看不出小兒科的甄嬛傳有什麼獨到。道具服裝美術等等都只是浮光掠影般形式大於內容,原著更是幼稚到讀不下幾章,硬逼著自己抱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宗旨勉強看了看。結構不嚴謹,修辭和文字都待商榷、不耐推敲,不能再說了,畢竟我祇代表少數人。
    我期待水平更高的人來寫古典題材,不是沒有,只是可惜見功力的總不夠商業化。網路文學固然發達,大量的卻無存在的意義,只是些如精神鴉片一般的垃圾。
    這些祇代表批評的那部分,此劇有沒有優點?有:看上去挺美。
    說明什麼?人心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