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昨日的天空》筆記4:神祕主義永遠的矛盾

演化占星學家史蒂芬佛瑞斯特(Steven Forrest),談到謙卑:

謙卑是很基本的靈性價值,所有宗教的神祕傳統都很尊崇這一點。在上帝之城裡,放下自以為是和自我迷戀這件事,肯定會被放在中央廣場——無論我們如何閒晃,一定會不斷地經過它。

講謙卑好像很簡單,但如果從謙卑的背面,可以看到更多細節。談「謙卑的背面」無有深細如佛法所言。

佛法裡有慢(māna)一詞,指的是輕蔑他人而自恃心高之意。《成唯識論》云:「我慢者,謂踞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

「令心高舉」是個很形象的形容,非常棒。《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則細分成七種慢,每種都很複雜,都有嚴格標準,隨時可以打臉(我臉超腫):

  • 過慢
  • 慢過慢
  • 我慢
  • 增上慢
  • 卑慢
  • 邪慢

要做到謙卑就是有這麼難,是要在心相上時時琢磨反省比對的,不是在人前假裝謙虛幾句,就叫謙虛了。

剛才那七種慢,想研究的人可自己去查。這裡只引南懷瑾《金剛經說甚麼》裡一段話,普通讀者可能稍微好理解:

一個人如果自覺有道,足以為人師,如果有這一念的存在,他再有倒也不值錢了。真正足以為人之師,真正足以度人,他必定已經證到空的境界了,何以會有自我崇高的觀念呢?絕對不會!因為他自己已經沒有這個觀念了;而是一切眾生,人我平等。

佛教喜用「遮法」,從反面告訴你不是什麼、不要做什麼,而不一定告訴你肯定的、正面的說法。尤其《金剛經》發揮到極致,不給你留立足之地

史蒂芬善用了此法,他接著說:

不過,所有的神祕傳統也會提出另一種相反抵銷的準則:我們已經在那裏了。萬物一體。我們都是基督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已具備佛性。...

這就是神祕主義永遠的矛盾:你必須不屈不撓奮力地向前走,但你又已經在那裏了。

如果你只接受後者,你就會變得自我膨脹,可能還很懶散。你如果只相信前者,最後就會很氣餒,像一個崩潰的奴隸。

這就是他用西方語言、對西方頭腦,努力說出的佛法。

在〈[占星]《昨日的天空》筆記4:神祕主義永遠的矛盾〉中有 6 則留言

  1. “…用西方語言、對西方頭腦,努力說出的佛法”。說的真貼切。

    主流西方邏輯常以一個人如何用能力影響他人(領導力),作為成就標準。西方腦說的謙卑,常變成捐獻之類的慈善事業。事實上還是源自某種形式的自負。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