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房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最初是1963-1965在雜誌連載,後經多次彙編、整理出版,台灣八旗出版的繁中版是根據2014年日文版本翻譯的。
可體會作者那個年代感受到壓在戰敗國頭上的重擔及情緒反彈,畢竟1947到1952年間,日本全國由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全權統治。GHQ總司令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直到1951年9月8日日本與同盟國簽署《舊金山和約》,1952年4月28日生效,同盟國才正式結束針對日本的軍事佔領,還給日本獨立國家地位。
蔡亦竹《蔡桑文化塾:從娛樂出發的日本史》說:
過去強調日本是「金甌無欠」(きんおうむけつ,意旨國土不曾被侵略的完美)、從未敗給外敵的神國思想,被無條件投降的現實轟成碎片,巴結美國人、作外國生意、甚至幻想自己可以嫁去美國而和美軍交往,最後知道對方根本在本國有妻小而隨著男方離開日本變成一場空,只留下自己和幾個月後出生的混血可愛但是父不詳小寶寶,這種時代的鬧劇悲劇成為當時的主流戲碼。
「這段時期對許多古董收藏家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這五年間,連日本製品都必須打上『據日製造』(Made in Occupied Japan)這種幾近屈辱式的標記。」蔡亦竹說。
離開日本十年後,麥克阿瑟將軍在朝日新聞連載〈日本佔領回憶錄〉,字裡行間一定有戰勝者的高高在上:
繼之而起的日本人的精神革命,幾乎在一夜之間打碎了建立在二千年的歷史、傳統與傳說之上的生活邏輯與習慣。投向封建式的統治者與軍人階級的偶像式崇拜之情,轉變成了憎恨與輕蔑。過去對自己的敵人懷抱的憎恨與輕蔑,不久後變成了尊敬的想法。
經歷過半亡國的屈辱,還要看征服者對自己國家與民族的點評,林房雄感慨道:
麥帥離開後十年,我們現在被迫在《朝日新聞》上讀他的「勝利紀錄」。我自認我有理性到能把它當成「他山之石」來讀,但是,即使如此,這是何等軍人式、征服者式的回憶錄!
所以,縱然容易被貼上右翼的標籤、林房雄仍要強調:
我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不是為了合理化日本至今所走的腳步與日本現狀。只是,為了抵抗「歷史偽造」與「全面肯定、醜化民族精神」而持續書寫。
就留給世人思索與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