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爾戰爭與愛」:阿富汗的無緣悲戀

府中15選片。「喀布爾戰爭與愛」(Love and War in Kabul)是不需要拍那麼長的紀錄片,做成15分鐘新聞專題剛剛好。

一個戰爭導致殘障的男子,在家無所事事卻能得到前女友不離不棄的照顧,可惜這前女友早成人婦並有一女,全片圍繞著當事人和家人,層層剝出苦澀的核心:在一個男尊女卑、貧窮封閉、信仰堅固的國度,浪漫純愛簡直有如諷刺。

女兒生來就是等著賣的,還輪得到父兄或丈夫尊重你的戀愛自覺?

男人都已雙腳殘廢每天只能發呆吃喝,卻還堅持女方父母該成全他與他們女兒的婚外情,並怨怪自己媽媽嫌棄他是殘廢所以才不贊成這樁婚事?

某個角度,本片的成就在於,看似非常小的兩性題材,卻再次提醒我們生活的多麼幸福。

可惜,這裡面的人的邏輯都太簡單了,所以反覆鋪陳的訪談,對於理解這一悲劇實嫌囉嗦。

在〈「喀布爾戰爭與愛」:阿富汗的無緣悲戀〉中有 0 則留言

  1. 「女兒生來就是等著賣的」
    身為女子,好悲哀啊
    還好我們所在的國度,男尊女卑的現象仍有
    比起她們是不是也算是一種幸運

  2. 有些體會,不經歷很難感受的到。比如在嫌棄和歧視下長大。幸福確實需要對比。
    剛出社會時,聽說一個出身縣城的朋友迫於父母壓力嫁給了沒有感情的人,婚後不久即遭家暴,卻只得忍聲吞淚。
    我當時的感受是震驚的。雖然不是女權主義者,但在父親一路重視培養中長大,頗對社會重男輕女風氣不以為然。但真遇到身邊發生這樣的事卻頓感無措。
    口號好喊,行動很難。
    再年輕,我也明白朋友要掙脫的不僅僅祇是個蠻橫的丈夫,她自己的父母據說也只是勸她忍耐,何況原本就奉行"不打不罵不成夫妻"的縣城。我該勸她離婚嗎?
    突然想起<傾城之戀>來。即使是最後勉強得到歸宿,卻還要寄望於一次兵禍。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對這話,曾經很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