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問題沒法輕易靠腰靠北靠爸

關於台灣人口老化問題的幾點擔憂與隨想:

1.人口老化是科學的趨勢預測,個人情感上接不接受,都會發生。

2.解決方案不是說一句「廣建老人村、老人院、日照老人中心」那麼簡單。老人不是單一物種可以「驅之別院」眼不見為淨。老人想去住嗎?多數老人有錢去住嗎?生病的老人真正弱勢時還能住嗎?老人院裡都是甚麼人、過得怎樣的生活品質才是重點。

3.貧富不均的社會,只會造就貧富不均的老人安(棄)養環境。齊頭平等是幻想。

4.勞動人口的大幅減少,和老人增多是同步危機。就算想發展醫療、照護產業,就算看好銀髮商機,也需要第一線的藍領人力。少子化的一代現在就不想做很多工種,再過10-15年的年輕人,想做嗎?做得來嗎?

5.本國人不願投入照護、醫療服務業,要引進外(陸)勞嗎?2030年還有多少低成本的東南亞勞(想想印尼政府要求提高的工作條件)?人口紅利自己都減少、GDP屆時可能超越美國的中國,還有「陸勞」、「陸配」願意來賺新台幣?

6.不談直接西進的成熟醫護檢人員,台灣建自經區,想賺外來客人醫療、美容錢,可想而知最大的客源來自中國。發展產業的同時,稀缺人才注定流向工資好的地方(連美國都缺護士)。所以未來可能不只缺推輪椅、煮飯、翻身、陪伴的藍領照護員,分給本國病人老人的醫護也會稀缺(台灣現在已嚴重缺合格麻醉師、外科醫師)。

7.鄉村人口老化會更甚於城市,城鄉差距與對立也會進一步惡化,擁有較多偏鄉的縣市,將有更多棘手問題拋出。

8.老年人口越多,國家財政越差,世代對立會不會更嚴重?老年選民不容易自砍政府福利,老年人被迫65歲還不能、不敢、不捨得退休,社會要求老人肩負起更多「自養」責任,政府鼓勵老人二度就業或延後退休,但超過65歲能就的是甚麼業?最能延長就業的不是受雇階級,而是位居高位的政經軍學界領導,豈不又堵住青年、壯年世代上升之路。

9.老化還可能影響社會與企業創新,既乏天然資源,總人口和勞動人口下降,儲蓄率下降,國力必然下降。一個衰弱保守的台灣,最容易向哪裡傾斜?一個現在就抱怨分配不公缺乏機會且明顯排外的社會,若無重大國民意識提升與權責翻轉,能禁得起未來人口金字塔的變形之旅?

10.政策是一回事,作法是一回事,觀念可能才是擺在最前面的。老年、中年、青年、兒少可能都要開始建立「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超高齡社會」這樣的認知。老人是不是包袱,老人會不會擋路,老人能怎麼自度,不該是小說和電影「楢山節考」那樣殘酷的悲情訴求(老人家到了70歲,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21世紀的我們,整個社會得用力想想。

在〈人口老化問題沒法輕易靠腰靠北靠爸〉中有 6 則留言

  1. 每次坐公交车的时候,就想到您的一篇文章,老了以后公交捷运都可能没人让座,因为大多都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脚步越来越近,社会应该如何善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个需要及时讨论实践的课题。

  2. 我這篇強烈暗示不只是
    [社會應該如何善待老人]喔
    還包括
    中老年人該怎麼面對下一代
    該怎麼現在就開始自我準備
    並支持政府布局
    世代之間也可能得講[讓利]
    否則光照顧老人
    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怎承受的了

  3. 說的是,共同面對、應對超高齡社會
    要有自我的準備也要有國家的佈局,社會的支持
    我瞭解這邊在摸索一種新的健康管理公司,目前尚不成熟
    從康檢、就醫、養老乃至住房等等都有一系列的規劃
    但是說到底還是中產階級以上人群適用的養老方式

  4. 大陆住養老院的基本一是子女均在国外,家中本身有钱但无人照顾;还有就是子女有钱但不愿担责强性将老父母塞进養老院的。但不管怎样,大多数老人本意是不愿进去的,宁肯自己独居到终。
    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感觉说到底还是要增加一个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也许这个提法如此一句略些空洞)。西方社会为何常让国人羡慕,还是本身的政治制度问题。在此方面,相对而言感觉台湾一定强于大陆。
    至于我们个体对此如何应对,我想我基本还是抱着是顺其自然的“糊涂”人生观。

  5. 因此,联想到了精神层面的养老问题。
    而且再往宽一点思考,其实无论什么年龄层的人都存在精神层面的问题,只是目前大家更关注更在乎的还是低级阶段的表层问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