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Millennials,又稱Generation Y,Y世代),依不同家定義約略是1981-2000年出生、或1981-1996 年出生的人不等。
Z世代(Generation Z),依不同家定義約略是1997-2010 年出生、或1995-2009、1995-2005年出生的人不等。
1991年發明「千禧一代」稱號的代際研究作家尼爾·豪(Neil Howe),在2023年7月新書《第四次轉折已至》(The Fourth Turning Is Here: What the Seasons of History Tell Us about How and When This Crisis Will End)中,對美國Z世代的觀察是:
- 他們會看著千禧一代不斷嘗試實現新鮮事物,然後淡然地說一句:“不了,謝謝”。
- Z世代並不喜歡這種內捲文化。就算你工作再雞血,能買得一起一個鴿子籠那麼大的房子,也不意味著你的人生就有好的未來。
- 由於租金上升,很多不得不回歸20年代中期那種合租生活。
- 趕上美國歷史上最紅火的勞動力市場,最低工資水平上漲,而他們真正想要的是“能夠在長期真正幫助到他們的東西”。
- 對上大學這件事熱度消退。
- 一種新的運動興起:“我現在就想做點什麼,我現在就想賺錢,我現在就想靠我的價值掙錢。”
- 記憶裡“沒有一個繁榮和自信的美國”。印象中美國要麼是深陷衰退泥潭,要麼就是掙扎著試圖擺脫衰退。
- 學會“待在家裡,遵守規則,不要讓那些盡力照顧你的長輩感到難過。”同時,他們X世代的父母也給了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陪伴。
- 深知“你沒有必要為了一些愚蠢的事情工作,它既不會使你進步,對國家也沒有任何好處。”
- 更加“溫良恭儉”,發生校園霸凌、青少年懷孕、酗酒和吸毒比例都迅速下降,對社會危害和他人的需求非常敏感。
- 人生信條是“控制情緒,讓別人開心”。
- 有持續不斷的壓力。大量證據表明,受疫情影響,Z世代的心理健康處於脆弱狀態。
說實話,很多觀察平淡無奇,很多也避重就輕混淆因果關係。但我沒要深談了。
只能說全世界的「躺平」都與內在「平安」沒直接關係,「佛系」也成不了「佛」。
想聽老師深談避重就輕&因果,我感覺很多時候偷換概念已經讓人不知何為正軌,需要邏輯清晰的人來導正。
略舉之:
[對上大學這件事熱度消退]→如果考量美國學費近年高漲,[熱度消退]的族群中很多人可能是負擔不了,乾脆不做此想呢?
或者,[對社會危害和他人的需求非常敏感]→美國近年左派自由思想在[政治正確]上有走火入魔傾向,本該多元討論、研究的大學,對保守派、右派的驅逐或壓迫,已相當普遍。
比如Heather MacDonald去UCLA演講[警察的命也是命],才剛開始就被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學生抗議包圍,拔掉麥克風,批判她是發表[仇恨言論]的法西斯主義和白人至上份子。
因為同情歷史上的弱勢而否定現實中其他聲音,認為[制止和懲罰異見變得合理],其實就是最標準的以暴制暴,從受害者搖身一變為加害者,談不上“溫良恭儉”,也不叫[對社會危害和他人的需求非常敏感]——一切都是選擇性的[敏感]。
这条对我卖房有帮助,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