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男男戀」,不同的敘事策略

「上癮」網路劇十五集後,密集看了柴雞蛋原著網路小說《你丫上癮了?》、網路劇「逆襲之愛上情敵」八集、2014「類似愛情」、2015「類似愛情2:只有我知」電影版、網路劇「我和X先生」第一季四部不同主題微電影和第二季「只為遇見你」,一口氣補足功課。

這些男男戀作品或許都引起關注,敘事策略卻大不同。若說最紅的「上癮」像極異性戀偶像劇,同樣柴雞蛋原著改編、製作的「逆襲之愛上情敵」,則像某年代港產喜劇。屌絲(台灣所謂魯蛇)丟了七年女友,連小販都做不成,卻起意長期抗戰勾引搶他女友的異性戀高富帥「城管」(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這匪夷所思的關係不但得逞,且將甜蜜進行到底,在「老公」加持下從失業族搖身一變為白領菁英,成功報復了負心女。

若說「逆襲之愛上情敵」更像「厭女劇」,而非「同志劇」或「腐劇」,連兩部劇情長片「類似愛情」系列擺明是「童話劇」。「類似愛情1」的屌絲男大生,沒頭沒腦騷擾隔壁宿舍高富帥同學,偏偏對方在居高臨下的鄙夷排斥後,也沒頭沒腦接受了,忠心耿耿始終不渝。異想天開的喜鬧色彩,到「類似愛情2:只有我知」,進一步融入傳統三廳電影各種俗趣味,兩男主角先後遭遇保守家庭反撲,尋死覓活大哭下跪的情節一樣不缺,卻又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完全是綜藝節目萬哏齊發的作戲風格。

第二集尾巴還來個再普通不過的小三忌妒哏,明示這兩人茶碗裡的風暴可能長期抗戰下去,顯然投資方覺得這個同志IP比電影「非誠勿擾」系列還有搞頭。

「我和X先生」系列,第一季故事性雖淡,標榜真實故事改編,甚至啟用部分故事主角演出,是製作亮點;第二季「只為遇見你」集中講一個故事,小彎愛上多年搞曖昧的直男,到底也沒成功,和「逆襲」與「類似愛情」比起來,從題材到表現手法都較寫實與誠懇。儘管拉扯虐心,但好歹較像真實的同志世界處境。

反觀「逆襲」裝瘋賣傻不深觸同性心理,「類似愛情」把原著《你是男的我也愛》改成較具貶抑性質的片名(同性戀僅只是「類似愛情」?),一路強調兩男只是「愛上一個人、剛好他是男的」,迴避同性戀可能天生,或跟異性戀一樣,能對不只一個對象有興趣,都可看出在當前中國社會對同性議題仍多高壓管制下的某種影視操作思維。

在〈都是「男男戀」,不同的敘事策略〉中有 3 則留言

  1. 虽然这些都没看过,但感觉现在一哄而上的这些男男恋网路作品之所以很有市场,主要还是瞄准了一般人对男男同性恋的好奇心,特别是主要还是为抓住女性大众的眼球,所以就算是演同性恋,也主要集中在男男恋上。而在女观众中眼里,不在乎他们是不是男男恋,总之他们在女人眼里都是帅哥,都是花样美男哈。
    文中最后的一段说的观点真是相当客观的大实话。真正的同性恋的确基本都是天生的,而且根本上是完全排斥异性的,不管异性是否好都完全不会爱上异性,并非是什么“愛上一個人、剛好他是男的”之类的原因。而诸如社会上就算是对同性恋持接受的人群中,其实不少人都存在对同性恋如此的错误认知—–因为觉得彼此相爱,只是剛好他们都是男的(女的),所以就支持他们在一起。
    而其实同性恋的恋情也存在和异性恋一样的状况:彼此可能会移情别恋,过后双方都可能爱上另外的同性朋友。

  2. 也只是披着男男恋的外衣用以吸睛
    更多人依然无法了解真正的同志世界
    有时趋势到了,高压可能更利于反弹(抗)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