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法國、西班牙三國合資的電影「我是女生,也是男生」(XXY, 2007),娛樂效果不是太高,節奏緩慢,敘事沈穩。
但畢竟是一部深入刻畫陰陽人(hermaphrodite)家庭調適與抉擇的嚴肅作品。
其實,我對於雙性人的瞭解很少。雙性人和男女同性戀其實完全不同。
即便男女同志,大多數也沒有變性欲。而雙性人,以報章雜誌所得印象,他們大多都會有一個比較主導的心理傾向,然後會儘量想辦法籌錢去做昂貴的變性手術,轉變成單一性別。
本片卻大大打破這個印象。十五歲的主角(好像很難只說她是女主角?)擁有兩性器官,陽具會勃起,甚至天天打手槍。她勾引了短暫隨父母來家作客、必須同房的宅男,沒想到熱吻後她扒下雙方褲子,竟然採取上位,去「幹」男孩!
旁邊的朋友忍不住問我:「如果你是片中的爸爸,你希望看到你女兒第一次做愛是被幹,還是幹別人?」
呵呵,大哉問。也是大「災」問吧。片中的海洋生物學家老爸,努力幫海龜療傷復育,卻無法抉擇該不該讓女兒動變性手術。
坦白說,我比較不滿(但又承認編劇某方面很寫實)的是:片中對主角的第一人稱心理狀態太少著墨。反而大量呈現父母輩的苦惱。從這角度看,本片更像保守倫理劇,而非前衛的性學心理劇。
父親對整型醫師朋友真心告白:「當她出生時,我認為她是完美無缺的。」這話說得漂亮,但有點難服眾,因為這句話和後來他一直幫女兒去打歧視、欺負她的外人,不大相稱。你當然可以欣賞自然的一切造化(包括殘缺或不同),但人總是活在社會網絡中。身為老爸一點都不害怕孩子的未來「一點都不完美」?
而且,口口聲聲要尊重女兒的意見,卻可能忽略了:女兒到底有沒有判斷能力?十五歲的人會不會也覺得凡事都要自己決定,壓力太大?
更重要的是,片中父母和女兒從來沒開誠布公談論,而只是背後一直壓抑、擔心、自我辯護或對外界發怒,媽媽甚至寧可對邀訪來的朋友夫婦,告解當年在海邊做愛懷下女兒的往事,卻不敢告知老公為何她要請整型醫師的朋友來家「度假」?
這究竟算哪門子的「愛」與「支持」?明擺的還是有一堆父母自己的恐懼、逃避、否認、失望。父母和孩子,三個人在片中沒一個快樂、自信。
於是,被惡少欺負扭打脫褲,爸爸說要讓女兒決定是否報警。問是否要動手術,也說讓她自己決定。而片尾,編導沒有讓主角做出任何決定。
當然這是某種「酷」的手法。開放式結尾,現實人生一樣常常如此空轉或者蹉跎。但作為商業映演的電影,我總有點感覺所謂「開放式結尾」多此一舉。
至少,我還是沒法知道,雙性人主角的真實想法,她到底對男性還是女性有自發(而非模仿或灌輸)的情慾呢?畢竟,她原則上還是被當成女兒養大的。我多想看到她新的自我覺察能出現。甚至,決定繼續保有雙性器官,開始「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雙性戀愛生涯,也很正!
儘管不滿意,但劇情中另有個神來之筆倒值得推薦:被主角插入過的宅男,竟然被開啟了一份蒙昧的同志情結。過兩天他回頭要求女主角再「做」一次。這真的有點爆笑,但也荒誕得真實。宅男沒有太多興趣瞭解這「怪胎」,卻竟然有點想近水樓台以被女性打扮的雙性人幹,來遮掩內心或者社會禮較不允許的同性戀行為?這情節設計真的太、太、太驚人!
當然,滿頭包的主角,沒理他了。「我的問題都夠大夠多了,誰能管你的性傾向或性方便呢?」沒錯,做得挺對。別讓自己的世界更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