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周易哲學》筆記10:「一個卦只有一個主爻,各爻都想跟它靠上關係」

1
傅佩榮說:「一個卦裡面只有一個主爻,各爻都想跟它靠上關係。」

但如果陰爻在扮演主爻的陽爻正上面,謂之「乘剛」(陰騎在陽的頭上),不好。

所以關係也得看彼此的角色、位階。不是靠得越近越有利。

但地山謙卦的六四,也是乘剛,爻辭「六四,无不利,撝(音輝,發揮或謙讓之意)謙。」為何無事?

傅佩榮說:「因為是謙卦。」謙卦各爻都有謙卦的精神,至少六四偶數爻是當位,所以只要知道謙遜,就算位階上有一點點凌駕,還是不至於惹出麻煩——意思就是,不會太弄權、大頭。

這也是給我們一個啟示:易卦沒那麼死板。就跟人世間一樣,沒那麼死板。連子夏都說「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不是嗎?

更讓我想到《紅樓夢》第五十六回,賈母分析看似驕縱隨興的寶玉,本質還是知禮數:

「不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

賈寶玉等人在大觀園的夢幻時光,也只是在一個框框裡相對有限的自由罷了。

2
《論語》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一般人本來就經不起考驗,太順利或太不順都撐不了太久,都要作怪。

在談四大難卦的困卦時,傅佩榮強調大象辭「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君子犧牲生命也要成就志向),強調人遇到困境挑戰該有「致命」決心。

他舉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身取義」,而荀子只說「畏患而不避義死」,比較前者主動樂意犧牲、後者是被動接受犧牲(好像能逃的話還是逃),稱荀子不算儒家,搆不上孔孟的標準。

但我想只憑這兩句話比對有點狹隘,因為漂亮話誰不會說?只看誰的漂亮話有氣魄,不太周全。

荀子有法家思想源頭、非原始儒家信徒是沒錯,但荀子這句只是從較人性的角度出發,君子仍有憂懼,也沒有那麼一天到晚想被綁赴法場斬首,遇到險惡能逢凶化吉最好,真不行,再犧牲自己忠於理想。

不能因為荀子說「畏患」在先,就認為他內心不純正、想落跑、標準低,這可能太求全責備、吹毛求疵。

說到底,孔子孟子見了一堆不喜歡的國君、遇上那麼多不仁不義之事,也沒有壯烈犧牲,還是活得好好的,安享天年。他們嘴巴上稱頌志士仁人可殺身、捨身,但自己並沒送命,這跟荀子的結果不是差不多?單從這句話又怎能說前兩者偉大、後者卑下?

在〈傅佩榮《周易哲學》筆記10:「一個卦只有一個主爻,各爻都想跟它靠上關係」〉中有 1 則留言

  1. 感覺傅老師在「性善」說上,頗為孟子而不悅荀子;荀子著文逐一反駁孟子的人性本善說,但重點是孟子沒說過人性本善呀。(我書讀的真的太少,只是吃瓜聽講,也是津津有味 X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