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大過卦象辭,看到一句醒眼的話:「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就算沒有別人認同,就算濁流滔滔,保持思想與人格的獨立而不害怕。
就算不能用世,不能成一方人物,退隱安居也不焦躁心悶。
前一句對沒啥想法喜歡抱團的芸芸眾生不容易,後一句對有點才華能力想法野心的人,更難。
孔子也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等語,但易經這兩句更犀利。
行/藏、仕/卷,還是形象化外在行為,但「懼」與「悶」卻是結結實實的心理特質。
凡夫真的常在「懼」與「悶」之間搖擺,比西方生理學家懷特坎農(Walter Cannon)說的戰與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更精準。
每天不是擔心這就是擔心那,吃三天飽飯就心猿意馬,自己再生出很多事,就想「作」(大陸人喜說一個人假裝或生事為「作」)。
繼續提醒自己。
感謝老師…受教了…
大過也是結構性錯誤的象徵,好沉重
能不悶又不至於冷漠,只是不染
这两年最”作”的就是新冠病毒。
這說法有趣
我認為病毒的「作」實則反應人類的「太作」
物極必反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