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政治》書摘2:「爭取承認的鬥爭是人類歷史的終極動力」

1
二十世紀的政治向來是沿著經濟議題界定的左右光譜來規劃:左翼希望更平等,右翼想要更大的自由。…

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這條光譜似乎在許多方面讓給由身分認同界定的光譜了。左派已經沒那麼著重於全面經濟平等,而更想促進各種被認為遭邊緣化的群體——黑人、移民、女性、西班牙人、LGBT社群、難民等——的利益。右派,則將自己重新定義為愛國者,企求保護傳統的民族身分認同——常明顯與種族、族群或宗教有關的身分認同。

2
「identity」是因一個人真正的內在自我與外面社會規範的世界出現差異而生,外在世界並未適當地承認內在自我的價值或尊嚴。綜觀人類史,都有個人覺得自己和所屬社會格格不入。但一直要到現代,真實內在自我的本質彌足珍貴、外在世界會有系統性錯誤且對前者評價不公的觀念才站穩腳跟。不是該讓內在自我遵從社會規範,而是社會本身需要改變。

3
哲學家黑格爾甚至主張,爭取承認的鬥爭是人類歷史的終極動力,而這股力量正是了解現代世界興起的關鍵。


在〈《身分政治》書摘2:「爭取承認的鬥爭是人類歷史的終極動力」〉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