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巧,剛讀完他的書,正疑惑作者「抗癌」到什麼階段了,同日就看到他7/25病逝於家中的新聞,比醫生宣布的多了五個月壽命。
他是蘭迪‧鮑許(Randy Pausch),得年47歲的美國大學教授。他的書《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 2008)根據去年九月在他任教學校一場演講延伸出版。台灣方智出版社的繁體版還附了他那相當轟動的演講光碟片。
和世界接軌地,高價標來的中文版權,在本地也賣出極好的成績。這時代需要無數的勵志書,一本接一本。而樂觀勇者的自傳,更是用生命換來的勵志書。
我那天拿到書才翻閱一下,就跟電台同事說:「這本書很好讀,寫得很好。」因為儘管是他和另位作者密集電話口述後整理出書,但那位執筆者完全體現主人公的熱誠、幽默,與一些些強勢。
一些些?我想,如果不是他真的是一個癌症末期病患,蘭迪恐怕不只一些些強勢。
綜觀全書,我沒有被感動。對不起,這大概不符合許多讀者的感性,或者,某些人認為我會有的感性。
我很佩服他。百分百。除了專業上的優異,他的毅力、堅強、自我鼓舞、永不言敗,我都做不到。但是,他在書中堂皇地公布了自己一生許多原則、個性、價值觀、甚或生活處事技巧,而我認為這些「思想準備」必然導致他會在死前這麼做。
對我來說,這事情奇特的是,主角並沒有在死前幾個月產生什麼嶄新的頓悟,卻讓全球許多觀眾和讀者,產生某種新的震動。
這世界上許多的老生常談,只要換個人或換個方式講,常常會讓眼睛閉起來太久的人,如夢初醒。
他只是順水推舟讓自己的人格、趨力,綻放到最後一刻,而且,意外地在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達到個人沒想過的名利顛峰,留下足以好好幫助他留下的嬌妻與三個幼兒的版稅。
全球罹癌的人天天都有,有這般好運的癌症病人,不多。
想起剛看完的電影「一路玩到掛」(內地直譯「遺願清單」The Bucket List, 2008),裡面兩個主角都是癌症患者。
學問淵博、一派自信的普通技工(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飾演),面對罹癌看似瀟灑,其實內心好多磚頭、石頭,還專門砸自己腳。
他在病房意外結識的大亨(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飾演),看似冷酷咆哮,不解人情,其實他的閱歷和創傷都遠超過平凡人。大亨的常識一點也不少,只是看他要把自己的精力、權力、注意力,放在哪個面向。他才不屑跟著電視益智節目一道道猜題呢。
所以,心中有上帝、腦袋有常識的技工,一直嘮叨地想「教育」大亨,結果反倒被大亨用無上限的預算慫恿,去快速體驗(如觀光客般)某些「夢想」(高空跳傘、機車上長城之類),開了不少「洋葷」。
可是編導還是把這問題談小了。非要讓這老學究在旅程終點「點化」大亨親情上的痛腳,而也真讓大亨在技工病逝後,跑去來個好萊塢的父女大團圓,還在喪禮上發表與他過去形象180度轉變的洗心革面感言。
意思就是老技工讓他開了眼,找到人生真正的喜悅、發現什麼是人生重要的事物等等的「勵志」。
回頭看蘭迪‧鮑許。他比以上兩個虛構角色,更身體力行了「把握人生」的精神,也難怪容易打動「目標感、存在感」缺乏的芸芸眾生?
「我多想像他這樣活著!」該是很多讀者壯闊的心音。
但,為什麼我好像在文前流露出一絲「不以為然」呢?(還是很大一坨??)
我沒有否定蘭迪為這人間釋放的珍貴的光熱,也沒有要諷刺任何樂觀積極逐夢者,甚至覺得沒必要討論「是否照他這麼待人處事就一定會像他一般成功」的老問題,只是對於「後知後覺者在這世上佔絕大多數」這個事實,冷眼旁觀。
人要對別人好,不要嫌體力活「有失身份」,盡可能全力衝刺,做好時間管理,在兩種職場文化(如他優游於大學教授和迪士尼創意顧問兩種身份)間要顧到謙虛和應變,永遠誠實,道歉時要問對方:「有什麼我可以彌補的嗎?」,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之火:「要歡樂!要正向!」
這些言思行,絕非蘭迪專屬(甚至我懷疑他四十多年來有意識到自己真有這麼「特殊」嗎?),但是大眾可能一點都沒興趣向「身邊的人」學習。
癌症不是懲罰,也非美德。得癌症或得其他的慢性病,沒有什麼高下貴賤。只因為一個人罹癌,就覺得他的言行分外發出光輝,甚至被出版社廣告文案比擬為「一生難覓的極限智慧」,實在想暗暗叫聲:我的媽阿阿阿阿!!!
不是托大,如果我在這網站上勤奮發表的免費文章,有那麼一點點價值,那麼它就是有價值,跟這作者「還活著、或者快死了、或是已經死了」沒有任何關係,也跟它有沒有結集出書登上全美、全世界、全太陽系排行榜,沒有任何關係(但對我的收入當然大有影響!哈)。
請不要勢利的因為一個人快死了,就認為他說的必然是金玉良言。這是另一種剝削。當然在很多情況下,瀕死者樂意被傳播、推薦、包裝,因為那好像古人說的「立德、立言、立功」,肉體毀滅,至少有什麼東西可以留下來、留給子孫自豪(書中他用了給孩子「瓶中信」這個文學意象)、或者「流芳百世」,這是另一種「自我企圖不滅」定律。
尤其像本書主人公這種一輩子強悍、強勢主導人生的「α雄性」(alpha male)性格,他連去年嬌妻力阻他接下那場演講,他都強力說服太太:「受傷的獅子還是想知道自己能不吼叫,這是自尊和自信的問題,不完全是虛榮心。」
但,恕我對新死者潑冷水。西方人慣用「自尊」(self-respect)、「自信」(self-confident)這類詞彙,還是很容易就跟「虛榮心」(vanity)牽拖出關係。意思是:如果你覺得虛榮心聽來比較負面,自尊自信比較順耳,那麼你很可能只是在「合理化」自我中心(self-centered)罷了。
問題來了。老是向外探求、證明的人心,要到哪一刻才會「知止」?一場演講夠嗎?得到掌聲,發出光熱,做出表率。然後又隨之而來一本書。如果不是身體真的惡化,我想他可能還會想做更多演講、寫更多書。
我現下的修為當然也沒能力談「止」,但我至少不會不承認自己類似「好發議論」這種「會加強自我存在感」的傾向。
我寫這麼多東西,也是「好為人師」,不會美其名只說我是在「分享」(被老美用濫的另一個詞),我的誠實應該不遜於蘭迪的標準,但也期許自己一輩子都不會以大師自封、自我迷失。
蘭迪承認他是獅子。有獅子的好勝、好強、佔有、操控。讀者看出來了嗎?你不會只以為他是綿羊一般的「白衣天使」吧?
而宇宙,從來不是只有獅子一種動物,便也不會單單頌揚一種「獅子精神」。
這是我在颱風天囉哩囉唆寫了2000多字的立論重點。其實也在過往各種語音文字傳播中,屢屢表達過類似信念。
沈靜的人未必不積極。沒有得到喝采的未必不足以學習。大家別老被外顯的英雄主義給迷醉了。
所以,看過「一路玩到掛」、《最後的演講》就可以了,不用像是期待嗎啡般的期待下一本「勵志書」、「勵志楷模」。每個人感動地說:「好好看喔!」然後呢?你的人生軌道究竟做了什麼改變?你這輩子需要多少「勵志」才能真的「立志」啊?
在我看來,會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勵志書暢銷,實在暴露出人類很大一種集體空虛和懶惰。
對我來說,佛經四非常偈「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聖經傳道書「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都是大得不得了的俯瞰眾生的「勵志語」。
甚至,蒙丹說:「試圖讓自己成為天使之際,人類卻變成了野獸。」柏拉圖說:「他心底自有土壤,深厚肥沃。」盧梭說:「人的存在只是經由感官去體認的一連串的剎那。」三島由紀夫說:「不幸者發現不幸者、缺陷者嗅到缺陷者這件事,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必然。」都能讓我心智好生激盪。
會看的人,處處繁花,也處處死屍。所以,最後的演講不會是最後的,連死亡都不是。個人,張大眼吧!蘭迪已經完成他階段性的任務,我們還沒。
看老師提到我最喜愛的蒙丹(法國Montaigne?)
真讓我又驚又喜
他有一種可親的誠實
不慍不火
記得他要求自己喪禮遵循時俗
而不像許多革命者將自己樹立成指標
因為他認為[自己真知道什麼呢]
他舉起一道光
卻照向自身
那卻是人最缺乏勇氣的
後來有一位也很喜歡的台灣作家說
[求真
而美善自在其間
求善
容易成為偽善
求美
容易標新立異]
佛語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執著於當下的激越昂揚 或 限於苦惱
看似理所當然
或許也需要有所修為吧
尤其是前者
雖不至於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但光明表相下
或許也是另類妄語
很喜歡老師這篇風雨中的揮灑之作~~
樂融老師,我好喜歡這篇文章啊,
擲地有聲!帥而不掉渣。
陳維&running
謝謝你們的喜歡!
老師好久沒回我啦
我以為老師不理我啦~~
哈
祝老師越寫越快樂~~
淺見 話多必有害
個人拙見…
不能身體力行的以樂觀積極正面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不懂得謙虛為懷,不懂得以客觀的態度面對一切的人,讀再多的勵志書也是枉然…
看看我們擁有些什麼,作者謝幕了,我們可都還留在台上呢!!
“請不要勢利的因為一個人快死了,就認為他說的必然是金玉良言。這是另一種剝削。”
“所以,看過「一路玩到掛」、《最後的演講》就可以了,不用像是期待嗎啡般的期待下一本「勵志書」、「勵志楷模」。每個人感動地說:「好好看喔!」然後呢?你的人生軌道究竟做了什麼改變?你這輩子需要多少「勵志」才能真的「立志」啊?”
本文果然是”风雨中的揮灑之作~~””擲地有聲!帥而不掉渣。” ^-^
「請不要勢利的因為一個人快死了,就認為他說的必然是金玉良言。
沈靜的人未必不積極。沒有得到喝采的未必不足以學習。大家別老被外顯的英雄主義給迷醉了。」
老師說的是啊
階段性的任務,我們還沒完成
咱都努力的在生命的旅途上繼續行吧
真正成功的人是不需要別人來勵志的,他自會有自己的人生規劃與信念,懶惰的人有再多的「勵志」也無法「立志」,深有體會,非常贊同您的觀點。
接觸的勵志語再多
關鍵是那顆心想去勵志
說真的,始終覺得某些勵志話講的也是站著講話不腰疼
別人的勵志始終是別人
你自己的路還是自己選擇來走
也許有些會影響著你心智
得到啟發轉化為自己所用
說到底還是得靠自己
你自己的心不去行動
再多的勵志話語也無用吧
(°ο°)~@ ..(∵)nnn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励志类人和事基本无法复制仿效,但为何励志类人和事总还是能吸引大多数普通人的兴趣?读者究竟想从中得到什么?
如果我看这类韪材的,主要还是抱着好奇心来看这世间的万象。
而人之将死时的那些话之所以常会被当做“名言警句”,也许正是人类对于生(活着)的另类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