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誌專欄:享受吧!無論一個或兩個人的旅行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上片前就是詢問度很高的電影,尤其,身旁的女性朋友幾乎個個知道有這部片,也紛紛露出「一定要去看!」「好想看!」的陶醉表情。

真看過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原著的讀者恐怕未必那麼多,但看到海報上茱莉亞.羅勃茲舔著冰淇淋的模樣,我想很多人都會自動升起自己「一個人的旅行」的好心情吧?

廣告畫面做到這樣讓人自動「對號入座」是極高明的。不禁深深佩服出版社和電影公司,中文如果直譯成「美食祈禱戀愛」(有看到大陸網站就是這樣翻的!),肯定不會讓女性朋友癡迷。而就算想出「一個人的旅行」,前面卻冠上「前進吧!」或「出發吧!」,浪漫感也絕比不上「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因為聽到「享受」就聯想到吃喝玩樂花前月下,儘管常識裡我們都明白一個人去旅行,過程往往並不輕鬆,甚至不那麼愉快;但這個書名及片名,抹滅掉所有旅行的麻煩和負擔,留下那最引人心動的「享受」。

書和影片中,主角踏上的當然不是一個輕鬆的旅程。她要甩掉婚變陰影,思考和小男友的關係,決心停下工作一年,分別去義大利、印度和印尼峇里島各四個月。去義大利吃美食,去印度學禪修,最後在峇里島接觸藥草和找到愛情。

事實上,她在這三個地方找的有一個交集:就是「無所事事的快樂」。當然這三地的文化根本不是「無所事事」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所能表述,但至少對這個來自紐約的煩惱熟女,在異國風情的衝撞與放任裡,的確把自己混亂的心漸漸安定下來。

可是,這樣的長途旅行,如果不需要擔心費用,換成去其他一些國家或地區,我想效果應該也大同小異。比如去尼泊爾或不丹學佛,去紐西蘭接觸原住民文化,去荷蘭看藝術(更多人恐怕是吸大麻?),去紐奧良學吹小喇叭……都有可能找到不同於原本主角「清教徒生命座標」的刺激,都可以幫助她走出前一段壓迫性的婚姻桎梏,找到不同於「娛樂」(entertainment)的「快樂」(pleasure、happiness)。

有的人把這本書和電影描述的旅行當成「靈修」或「心靈之旅」,反對者認為靈性的內在啟蒙,哪裡拘泥於去某一個地方短歇或長住?我當然同意靈性的爆發未必與外在環境有關,但似乎也不必苛求全球遊客的「往外尋求」。

畢竟,古往今來的藝術家或修道者,也多的是到處「遊方」、「行腳」,在無常的空間裡,不斷與內在對話,不定哪天,也不定哪個場所,說不定是踏破鐵鞋後重返自己家鄉的剎那,才忽然找到超越之道。

我個人比較想揶揄、但顯然這才是女性熱愛這個故事的關鍵處是:在第三站的峇里島,她再次戀愛了,而且找到認為夠成熟、貼心、能溝通又能讓自己繼續作自己的伴侶。如果沒有這個「終點」,這本書或這部電影,似乎就少了一個旅行的Happy Ending?

但真相是:多少旅程沒有豔遇,或就算有但並非是終身伴侶的好姻緣,那麼那些「一個人的旅行」還有沒有價值?光芒是否比較不亮眼?如果一個熟女跑遍了五大洲,花上數年,卻還孑然一身,女性朋友是否還會羨慕她的成長?

看別人的成長容易,自己需要的旅程,卻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範本。如果要出發,就先別管結尾是否會有世俗設定的Happy Ending吧!

在〈旅人誌專欄:享受吧!無論一個或兩個人的旅行〉中有 0 則留言

  1. 年少时,想象一个人的旅行是件很浪漫的事,一直心向往之。长大后真的去实践了,才发现想象永远比现实美好。记忆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西藏,一次是丽江,景色没的说,却正如老师所说没有什么“happy ending”,而深深感受到了无人分享的寂寞,要说“享受”,是有些勉强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