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精神躺平,只有在因地努力

選擇性關注自選輯內容的四十代新朋友A,有次忍不住略帶苦惱地問:「你研究那些東西到底要做什麼?」。

少聯絡且根本不看自選輯的六十代老友B,說現在什麼政治新聞、政論節目都不想看、不想知道。聽說我每天主動看十餘新聞網站了解國內外大事,理直氣壯問:「你看那麼多新聞幹嘛?知道了又能怎樣?」

知道、研究、關注、思考,首先可以改變自己,其次,或許能不同比例、不同程度地改變家庭,再往上,或許對你的工作有益,再往上,或許還能對周遭環境、社會、世界產生漣漪效果。

當然,愈後面能改變的愈小。但這就是古人說「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

許多成人對與賺錢、生存、享樂無關的事都不想知道,這是精神上的躺平,跟某些年輕世代肉體躺平差不太多。

雖然說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高調,但排序愈往後,我其實愈無企圖心。我們連家人伴侶都很難影響。

研究心理、命理、哲理,從飄渺的形而上到接地氣的社會動態,不是首先為別人、他者、大我,而是內在的奮力。

出於自我內在需求的奮力,如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也可對照回前兩天轉載民初畫家、作家豐子愷「人生三境界」說。

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我為人所知的一點成績多在第二層,但40歲之後,因各種機緣也不甘心停留在第二層。

而身邊及觀察到的多數人停在第一層,認為在第一層成功快樂健康、對得起自己與家人、盡到一點國民義務,也就心滿意足。

沒關係,那是每個人的命運與原廠設定。或快或慢、或曲或直,各自有路。

釋迦牟尼先一步脫離眾生的宿命,但沒有眾生成不了佛,佛也不可能(在成佛後)不度眾生,《華嚴經》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當然,這是指究竟層面。

至於你問我什麼叫究竟,嗯,我若真跟你解釋「是什麼」都是妄語。但思惟的分別意識上,我大概知道可能「不是什麼」。

再微小的因、再微小的願,都有如漣漪般的擴散效果(效果就是一種「果」)。我們能努力的只是佛家說的那個「因地」罷了。

座右銘是《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我,論外表和體能偏陰柔斯文,但精神力可能雄健過許多人。

在〈不想精神躺平,只有在因地努力〉中有 11 則留言

  1. 我現在研究東西,一是自己有興趣,
    二是要讓自己觀察力和思考力保持轉動,
    尤其第二點在退休後是很重要的精神驅動力,
    很像同學你在盤算完後驗證一般,
    對或錯倒無妨,但中間過程和查錯卻是有趣的

  2. 知道了又怎麼樣?
    知道也是一種看戲娛樂 站關山看馬相踢
    等同人各自喜歡看電影、動漫、 音樂、 玩遊戲 、旅遊、 看直播
    分析複雜局勢預測勝負為樂
    娛樂分眾 誰曰不可 反正各自頻率不同就是了

  3. 人皆向死而生,但能體認者凡幾。因地發願,雖微亦大,眾生流轉不息,要破除迷妄談何容易,此篇與先前易經系列思想節節貫串,甚有感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