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是我們的老師
書名:慾望植物園
作者:麥可‧朴倫
出版:時報出版
版本:2002/07
一本有知識又有文采的書。中文世界實在缺乏這樣的寫手:對自然知識瞭如指掌,又能以作家之眼描述給普羅大眾聽。
作者挑選蘋果、鬱金香、大麻和馬鈴薯四種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植物,分別象徵人類對「甘甜」、「美」、「沉醉」與「控制」的需求。不但具植物學的廣博,也探討該植物出現在人類文明的演進史,植物和人類的迂迴對抗或融合。
其中我認為寫得最好的是鬱金香和大麻兩章。你可以了解花為何是人類在曠野中的好朋友,還間接參與了人類的自我認同;也了解到人類如何喜歡靠植物來改變意識狀態,以及禁藥類植物的經濟學。
有故事、學理和作者的感性經驗,類似艾克曼在台灣掀起風潮的《感官之旅》、《愛之旅》等書,想補充「自然與社會」學分的讀者不要錯過了。
※ 高更是她的追尋
書名:遠逝的芳香
作者:鍾文音
出版:星月書房
版本:2001/10
副標題是「我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高更旅程紀行」,顯示這是一個不只向藝術家神交、而且要親旅故地考察的致敬文學。更值一提的這是由出版社某程度贊助的報導旅遊文學。
就算有贊助,如果不是對該藝術家有絕大的領會與心儀,不見得有人願意千里迢迢跑去這酷熱慵懶的海島。至少我就會考慮再三。
而鍾文音是個可以不計一切的女人,當她愛戀某個事物–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書中大量平行進行的她從異國寫給某人的情信證明,她有極其脆弱又受苦的神經。
可以說,看完這本書讓我對大溪地失去旅遊的幻想,可是卻對高更升起更多了解。藝術家當年從歐洲的文明自我放逐,卻無法從自我的感官之慾放逐,高更在島上接觸更多的女體、美酒,卻還是有平凡的貧窮與孤獨。
本書的傳主和作者都能讓我們深思:天堂並不在地球上相對單純的地方,如果內心的波濤一樣複雜。
※ 小王子是她的糾葛
書名:小王子的玫瑰
作者:康綏蘿‧德‧聖修伯里
出版:大塊出版
版本:2002/01
有時候會覺得身為藝術家(特別是作家)的配偶或情人是倒楣的,不只因為你的他(她)可能古怪而任性,也很可能你是註定無法對大眾取得你們之間關係的發言權的。
但多令人驚訝:《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的遺孀,竟然有極出色的文筆。更令人佩服的是:她寫下他們最私密的痛苦與愛戀,卻決心不發表(文稿是在她逝世後二十年才成書的)。這份維護之情,在我看來足以抹除任何歐美文學界或聖修伯里親友對她的質疑和批評。
但我們到底窺看到什麼八卦?很抱歉,在我看來根本沒有什麼好破壞我們對聖修伯里的想像。我看到的是「小王子」的純淨背後果然有一個不諳世事的大孩子,他的一生可以說充滿壯舉,卻也是支離破碎的。
他真是個神經病,可是也一定有個神經病對等地在和他抗衡,在體貼他靈魂的傷口——康綏蘿的狂野和她的堅毅其實是並駕齊驅的。
他當然不是個好丈夫,可是康綏蘿也或許不曾確定她需要什麼樣的婚姻,於是,扯平。他們各自創造傳奇,只是一個屬於大眾,一個卻只屬於自己深愛的男人。
覺得老師這一篇[陰性書寫]真的很迷人~~
被陳維這樣一說
忽然發現這三本書的確是有個共通主題的
而且發現在短短的篇幅中
我的用字確實相當精鍊
哈哈
可惜
文藝界的人從來不把我當成是他們那一國的
從來都把我視為娛樂界寫歌詞的而已
那只是他們的自大或無知罷了
否則,我為何敢把這些多年前的「書評」當成作品
放在自選輯裡呢
因為單看這些短文,已經是獨立的篇章
而未必是幫忙該書作宣傳了
所以曾有網友說她比較想看「新書」而不想讀我這些舊書的書評
我只能莞爾一笑
書若好,哪有新舊
我自己現在看這些短文
都幾乎想不起來原書到底內容怎樣了
大家唸書別太死腦筋啊
跟老師說一件事
希望老師不要太高興
哈哈
每次我談戀愛
最想送給對方的一首歌
就是老師的[留下來陪你生活]
這麼多年了
從小艾草送給我
感動依舊
我想老師的作品
至少送給了我一首唱了又唱的[主題歌]
我覺得好的東西
不只沒有新舊
也是不拘形式的
藝術或流行
最重要的不就是能讓人心煥然一新的[新意]嗎
觸發對愛與美的感動
只可惜回過頭才看見寶的人
比向前創造的人多太多了~~
西方有莫內的印象派
東方有陶淵明的不求甚解
當代誤解雖多
看在懂得人眼中
依舊是可愛可親的~~
有人告訴我
張懸在女巫店長期駐唱的時候
結束時都會唱這一首
「留下來陪你生活」
希望你和你的那一位
最近走出比較清晰的輪廓了
> <謝謝老師的關心
(被老師發現~~
心裡突然剉了一下)
今年底前應該會有結果吧~~
(因為大家都算我今年下半年紅鸞星動~~
希望是真的嘍^^
不然運用吸引力法則
每天唱一遍[留下來陪你生活]好了
哈~~
希望老師、小艾草,我們都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