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背後的「幼兒心理學」

很多人不是喜歡文化,是喜歡談文化。

正如同很多人沒有多在意體育,是在意選手拿牌讓台灣有面子。

往深處想,我們很少單純地享受藝術與運動,而僅僅在意成績(名利)的目的,是渴望被注意與看到。

當小孩面把一個玩具拿走,他哭鬧,想的未必是玩的快樂,而是那個所有物;再深入一點,他在爭奪爸媽對他的注意與疼愛,那是求生存要資源的自保。

對某些人來說觀看運動競賽是類似過程,只是那個「爸媽」自動轉化成遠為空洞的「國際」或「世界」一詞。

很多人不在意世界,卻在意世界有沒有看到「自己」。

我不知道盧森堡人是否很在意世界有沒有看到盧森堡?德國人是否很在意世界有沒有看到德國?巴拉圭人是否很在意世界有沒有看到巴拉圭?

一個國家自己過得好、發展得好、人民團結友善自信,世界怎麼會看不到?就算沒那麼看到,又怎麼樣?而且看到的頻率、程度到底如何計算、評估,才叫做「讓世界看到台灣」?

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不丹,有很長一段時間還限制遊客人數,他們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國際行銷,也不爭取舉辦大型國際會議或賽事,為什麼被看到而成為世界焦點?

自己都過得不好,憲政被踐踏,產業難升級,環境遭破壞,社會每天吵每天鬧上下交征人民分裂,憑什麼要世界看到台灣?CNN看到台灣都是颱風和立法院打架啦。

再說白一點,台灣人在意的世界是第一世界,我們不怎麼在意第二世界的同學,更漠視與歧視第三世界,當我們被第二、三世界大量看到時(比如哪天台灣觀光客結構改成主要來自東南亞和中亞諸國),很多人甚至會視為是「台灣地位降級」或「台灣社會被打擾」吧。

畢竟,嬰兒沒有意願或能力理解大人,只希望大人理解後滿足他。

無所不在的「台灣之光」情意結,就是反映我們的內在小孩,多麼長不大。

大陸有一本話題書《巨嬰國》遭下架,台灣其實也需要重修「幼兒心理學」。

在〈「台灣之光」背後的「幼兒心理學」〉中有 0 則留言

  1. 当年薪上千万的中国男足又一次止步于世界杯预选赛时,世界看到了,我们更看到月薪仅1400元人民币,但用热忱全心单纯的爱着足球运动的叙力亚精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