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將歐盟的穩定性往東擴展,就是俄羅斯把它的毀滅計畫持續向西推進」

瑞典前總理、前外交部長畢爾德(Carl Bildt)專欄文章,回顧過去五年歐盟表現稱:

  • 已經證明自己是有效的危機管理者,從新冠肺炎疫情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一場接一場的「黑天鵝」危機化險為夷。
  • 綠能轉型方面有了好的開始,但多個成員國迫於內部政治壓力,決策當局如今不得不放慢前進腳步。
  • 數位轉型表現相形失色──隨著人工智慧(AI)時代改造全球經濟,這個缺點更是醒目。
  • 美國是個創新超級強國,中國是個製造超級強國,歐盟若只是個監管超級強國,遠遠不足。
  • 歐盟必須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締結夥伴關係,繼續朝擴大版圖、納入烏克蘭邁進。

畢爾德對范德萊恩五年執政總結無甚新意,歐盟難團結的問題也積重難返,但他對東擴的堅定信念引我注意:

「不是我們將歐盟的穩定性往東擴展,就是俄羅斯把它的毀滅計畫持續向西推進。」

從現實政治,目前情況可能如此;但到底哪個是果哪個是因,連歷史學家也難斷個分明。

英國右翼改革黨(Reform UK)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21日表示,由於歐盟和北約的東擴,導致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對烏克蘭發動入侵戰爭。
法拉吉接受BBC專訪時說:「在我看來,北約和歐盟的不斷東擴顯然給了這個人一個理由,讓他能對俄羅斯人民說:『他們又來找我們了』,然後開戰。」「我們挑起了這場戰爭...當然,這是他(蒲亭)的錯,他利用我們的所作所為當藉口。」
法拉吉後來在X上發文表示:「蒲亭入侵一個主權國家是錯誤的,歐盟向東擴張也是錯誤的。我們愈早認知到這一點,就愈接近結束戰爭、實現和平。」

法拉吉有個人言論與判斷自由,現實中卻是:當每一方都覺得對方的壯大就是對自己的威脅──有時僅僅是一方持續存在、就讓對方芒刺在背(有沒有想到台灣與大陸?)──那麼討論誰先動手、起頭、肇因,已無濟於事。

你說他挑釁,他說你挑釁,就好像小學生互控說「是他先打我的!」「不是,是他先推我我才碰他的!」「哪有,是他先瞄我我才輕輕推他一下的!」…

仇恨鏈的反覆循環,就是佛家看到的因果業力,也就是世界各族群、國家用各種神聖理由(包括宗教、神話與民族建構)殺伐對抗完成的「命運核酸雙螺旋」——普丁在發動戰爭前的長篇講話絕對是經典(反面)教材。

我要來看新出的兩本書:

小老百姓看看書當然解決不了全世界大人物不看書忙著製造事端的問題。至少,可避免我們個人犯下「不是…就是…」的簡單歸因與問責困境。

有沒有發現,「不是…就是…」這句型在人間最常見的意識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種對立能量?

如果你相信這輩子有功課要做,某些課早修完早好——我的信仰是讓我持續這麼做的。

至於歐盟未來,將以命理另寫一篇。

在〈「不是將歐盟的穩定性往東擴展,就是俄羅斯把它的毀滅計畫持續向西推進」〉中有 5 則留言

  1. [「邪惡軸心」可以自動生成,也可以由單方用稱呼創造出來。從美國的立場來看,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對美國安全造成威脅,但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則認為美國壓制了它們,所以應該團結起來。若不冷靜地追究糾紛和矛盾的原因,一一解決,而僅以「你們竟敢…」的方式互相威脅,就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

    6/28【專欄】創造新「邪惡軸心」論的人們
    https://china.hani.co.kr/arti/opinion/14197.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