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金馬國際影展4

最後一週看到幾部都還算不錯。終於結束十一月份的密集觀影活動。有時看了太多人家的故事(不管真實或虛構),出戲院後一陣迷惘,很需要重新「定位」一下自己的生活。畢竟,電影只是電影。人只要還活著,就還有自身的責任與選擇,沒法像電影一樣,在兩個小時放映後自動結束。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西恩潘(Sean Pan)首次編導有如此成績真不簡單。國外硬底子演員的藝術涵養,不是單看影劇版花邊新聞可以瞭解。名校畢業生無法掙脫父母私通生子的婚姻謊言陰影,在給爸媽一個「交代」後,斷然切除聯繫出發流浪,在看似嬉皮的打工生涯一陣子後,他決心深入心目中的「荒野」阿拉斯加,要在那裡完成最後的「修練」。儘管主角看似有所準備,但文明人畢竟如何回到茹毛飲血的階段,又有何必要回去?他很快死於荒野。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影像流暢生動,但我卻非常清楚:極端的「梭羅自然主義」與智慧並未劃上等號。儘管捨離了人間的虛偽鬥爭,天天還是得面對獵殺進食的基本需要,何來真正的「自由」?要談「極簡」,古今中外修行者都曾有過降到生存最低程度的苦行,本片的「反叛」值得再深思。

「余命」(Time Lost, Time Found):

女外科醫師發現自己十年前的乳癌復發,剛巧又意外懷孕,隱瞞了丈夫與好友獨自抉擇與應付的故事,在演出風格上屬於雲淡風清的標準日本文藝片。劇情很通俗,節奏比較慢,但生死問題,總是容易讓觀眾低迴。比較特別的是刻畫女主角先生屬於經濟地位較差的一方,個性也隨性不羈,女主角在考慮冒生命危險生下小孩後的種種現實問題(主要是金錢與教養)的心情,便格外複雜。日本女性這種寧可苦自己、不敢傷老公自尊心的「偉大」,在現在一般觀眾看來,恐怕還是太壓抑、太傳統、也太委屈了。劇情結尾當然是類似日劇的某種充滿希望的調子。

「海上的女皇」(The Queen of Lang-Kasuka):

我們聽說魏德聖下部片預備集資三億台幣有如聽到天價,沒想到人家泰國已經拍出耗資2500萬美金(約八億台幣)的古裝海戰鉅片。結合宮廷鬥爭、海盜征戰、師徒競爭與奇幻鬥法,連海底生物都在魔法驅動下加入大戰,算是各技術水平都非常成熟的商業大片,武打、美術、特效、配樂都有不遜於好萊塢的表現。可惜以我個人標準來看,除了一個公主很漂亮外,其他男女主角都不夠好看(可能泰國人覺得很好看了),這種大場面史詩電影,明擺的還是想打進國際市場,但片中這些演員,對海外觀眾來說恐怕還有點欠缺吸引力。

「我想做好人」(It’s Hard to Be Nice):

我對波士尼亞這個國家的瞭解趨近於零,但這部講述計程車司機捲入黑道的小品倫理劇,卻讓那份感動沒有國界。儘管它的調子很難說出是酸或甜、悲或喜,但一路下來的發展可說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故事非常出色。但到最後一場戲,我認為編劇破功了。很不喜歡結束的安排。一個無法從黑道脫身的小人物,在強做天真與朝氣後,往下該怎麼走?本片錯失了升高到像「單車失竊記」之類反映社會的藝術高度,好可惜,但當然已經算很不錯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